當代館"繼時對比" 張惠蘭表現女兒與父親日常生活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6/23 下午 09:18:30 / 文化藝術
「繼時性對比」一般是色彩學中指涉視覺先行感覺對後續感覺影響的情況,當代藝術館今日展出「繼時對比─張惠蘭個展」即是延伸了這個概念,作品透過空間的連結型態相互影響,有鏈結、過渡的身體位移,也有對比的「多重性」象徵,延續時間綿延的特質,並穿越連結主體與另一主體間的邊界,與觀者行進之間視覺經驗的過渡,嘗試建構一個外在與私密的空間領域。
|
張惠蘭介紹作品《2004年後女兒的日常生活》。(歸鴻亭攝影) |
張惠蘭的創作長期關注女性自覺,並將私密性與社會性相互指涉,創造出獨特的日常藝術語彙。「繼時對比─張惠蘭個展」則是由藝術家尋找個人創作與其生長地的連接點出發,以空間、生活與環境為基礎,將外部的日常環境、內在的記憶片段、與物件之間的符碼,透過空間的書寫組構新的閱讀可能。
她表示,作品《2004年後女兒的日常生活》表述對於「時間」 與 「返鄉」的體悟;生活的轉變給予她對自身所處的台灣這個島嶼有不同的認識與內省,對人與其所在的空間、城市可以有較深入的觀察與凝視,而這些日常的閱讀與紀錄均成為其創作上外在的探索以及內在思考的養分。
這項作品以有關於空間/記憶/自述的想法為出發,將記憶的碎片、物件與影像間透過空間的書寫手法,除了納入媒材與媒材間的種種關係運用,觀眾的身體可選擇在雙向的參訪動線位移而組構不同的閱讀可能,在展場矩型的空間中也借用其相互連結的位置象徵,這裡的「記憶」讓空間具有不同的能量,作品透過影像、再製物與現成物件延續時間綿延的特質,並探索主体與另一主体間的邊緣厚度,同時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環境快速變遷的現象所產生的外在觀察,並透過環境變化下人的記憶與行為作為個人的內在對照;將原屬於私領域內的收集物,以保存記憶的紀念物件形式展諸於外,並試圖賦予展覽空間多元的閱讀方式。
|
張惠蘭介紹作品《2004年後父親的日常生活》。(歸鴻亭攝影) |
另一作品《2004年後父親的日常生活》則發想於張惠蘭的父親在2004年因居住之眷村即將拆除而被迫搬離後,日復一日地將路上違規張貼的廣告帶回家摺疊,轉換成可收納垃圾的紙盒。因搬遷而與家的斷裂失落的事件,在紙盒影像中的片段文字與色彩組合下,逐漸透露一些蛛絲馬跡與時代碎片。除了成為自我審視以及內在思考的介面外,作品也透過空間裝置反映了傳達出父女對於時間與環境上的轉變,以及自身所面臨的處境試圖安身立命的過程。
張惠蘭指出,搬離眷村平房的故居後、改住眷改的集合大樓,年邁的父母強迫地改變生活的型態,來適應故居的消失。以城市的空間、生活與環境為基礎,透過記錄與整理的過程,彷彿可以窺看住進集合大樓後的父親,每天如何長途跋涉步行返回已失去的眷村故居的路程,他將路上違規張貼的廣告招貼帶回家摺疊轉換成可收納垃圾的紙盒,這些消費社會過多的廣告剩餘物,反映了城市的人工色彩與幸福的願景,經過層層摺疊收納後形成的幾何容器,再透過配色的過程產生的「建構和拆解」、「拆解再回到建構」的行為過程,去體驗建構、破壞、抽離與再生的反覆循環。
|
張惠蘭說明作品,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右)在旁傾聽。(歸鴻亭攝影) |
此系列作品以一種具儀式性的重複行為創作,反映出內在的精神狀態,在重複(répétition)的過程中,幾近儀式性情感的方法,因手的重複常可使腦獲得休息而抽離焦慮,並且重複(répétition)邀請觀者再度體驗( 雙向交流) 製作時的密度,同時也透過抽象的過程逐漸消去廣告的訊息產生拼湊出另外的意義,同時傳達出父女對於時間與環境上的轉變,以及自身所面臨的處境與熟悉又陌生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