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點子樂展"亞洲新記憶" 從歐洲到亞洲的旅程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8/16 下午 10:15:16 / 文化藝術
國家兩廳院2017新點子樂展「亞洲新記憶」將於9月底登場,今年首次跨2週製作,以「亞洲」共聲的主題發想,推出3檔連貫性節目,從歐洲看亞洲的《不承受時間的花》,到歐亞交界的《來自中亞的新語》,最後回歸臺灣自製的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扮演藝術跨界創意發想的實驗室。
|
國家兩廳院2017新點子樂展「亞洲新記憶」即將開跑。(歸鴻亭攝影) |
兩廳院節目行銷部經理施欣吟表示,新點子樂展今年邁入第5屆,策展初衷就是提供臺灣作曲家和國際連結,進行音樂、戲劇、舞台、裝置等跨域合作;這次與臺北歌德學院攜手,3檔節目邀演藝術家,一路從歐洲、歐亞交界的中亞直到臺灣本島。
|
2017新點子樂展策展人趙菁文介紹「亞洲新記憶」3場演出。(歸鴻亭攝影) |
本屆策展人趙菁文表示,在臺北歌德學院的支持下,獲國際報評「彷彿美藝三重奏再現」的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Morgenstern Trio),偕同摩登樂集(Ensemble Modern)獨奏家,將演譯東亞作曲家細川俊夫、尹伊桑之經典,以及臺灣作曲家潘皇龍、蕭慶瑜的新作,《不承受時間的花》將於9月23日演奏廳揭開2017新點子樂展「亞洲新記憶」之序幕。
|
臺灣自製的「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綵排之一。(歸鴻亭攝影) |
第2檔《來自中亞的新語》緊接於9月24日於演奏廳,由來自荷蘭的「輿圖跨民族樂團」(Atlas Ensemble)與臺灣中西樂獨奏家們共同演出,曲目包含輿圖獨奏家的中亞民族音樂、世界首演作曲家張玹與蔡淩蕙的新作、及「輿圖工作坊:演奏家合創」等作品。
|
臺灣自製的「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綵排之二。(歸鴻亭攝影) |
10月1日壓軸演出則回到臺灣自製的「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由策展人趙菁文發起,在實驗劇場結合近30位音樂與劇場菁英,從編制、劇本、用材、型態、聲響等元素,打造一個專屬於臺灣的音樂劇場。青年導演黃鼎云、新媒體藝術家蔡奇宏將以臺灣早期建設時期之工具意象,製作聲音機械裝置與自製打擊樂器;榮獲2017WSD世界劇場設計金獎的鄧振威,擔任劇場空間暨燈光設計,將以大量光纖線,以大自然元素如樹、雲與漁農業物件如網、線來形塑舞台。聲樂指導暨指揮王佩瑤將帶領11位青年歌者,以及旅加拿大國際級擊樂家黃皚雲和薛詠之,一同詮釋臺灣7位女性作曲家潘家琳、陳士惠、趙菁文、陳宜貞、林梅芳、林慕萱、張玉慧,為此劇所原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