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規劃國家文化願景 蔡英文出席2017全國文化會議
鄭麗君希望讓文化持續成為推動台灣前進力量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9/2 上午 11:52:09 / 文化藝術

 總統蔡英文今日上午由文化部長鄭麗君、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及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陳郁秀陪同出席2017全國文化會議開幕活動,除肯定此次會議開放國人對話、成為凝聚共識的平台,也期許未來透過前瞻計畫所納入的文化基礎建設來「厚植文化力」,營造有利文化發展的環境。

總統蔡英文今日出席2017全國文化會議,期望時代在改變,文化政策的推動也更需要多新思維跟嘗試。(歸鴻亭攝影)
 蔡英文表示,我們繼1990、1997和2002年之後,相隔15年,再次舉辦「全國文化會議」。這15年來,從撥接上網走到行動通訊時代,數位浪潮也創造出新文化。台灣社會的族群組成,也越來越多元。像是每年的開齋節、潑水節,都讓台灣文化越來越豐富。

 她指出,時代在改變,文化政策的推動也更需要多新思維跟嘗試。國家要轉型,文化治理也必須要升級。此次「全國文化會議」邀請第一線文化工作者,還有全國各地民眾一起來參與。希望在轉型時刻能引進更民主、更多元的討論,規劃國家文化願景。

 蔡英文認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有活力,國家就有力量。台灣沒有很大,不過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並不亞於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這幾年,台灣的年輕世代從傳統中找到現代的元素,正在發光發熱。

 她舉例,策劃台北世大運開幕表演的三位導演,平均年齡才35歲,他們不只展現了臺灣多元族群的內涵,更融入數位設計,讓全世界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讓臺灣成為獨一無二的品牌。

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有活力,國家就有力量。(歸鴻亭攝影)
 鄭麗君則表示,在過去這一年多來參與文化活動時,感受到大家焦慮又急迫的心情,跟台灣前輩畫家家屬相聚的時候,他們說上一次相聚是17年前,因為長期期待國家能夠系統式的典藏先輩作品的心願總是落空。 她強調,分區論壇每場會議一定有民眾表達對我們遺棄文資、流失文化記憶的憂心;與產業界朋友相聚的時候,大家單打獨鬥備感艱辛,其實過去一年多也四處奔走、到處溝通協調,充分能夠體會感受大家焦慮又急迫的心情,在背後都蘊藏著對文化濃厚的理想。

 鄭麗君說,其實這樣一股豐沛的民間文化能量,在歷史上一直持續引領台灣社會的前進,從日治時期的文化協會、戰後的現代美術運動、七零年代鄉土文學運動、民歌採集運動、八零年代的新電影與小劇場運動,乃至九零年代解嚴之後所爆炸發展的當代藝術面貌,這一切都是台灣文化展現豐沛的生命力、引領台灣社會前進。

 她提到,新政府上任以來,文化部不斷思考如何翻轉治理模式,政府的文化施政重點不再是「治理文化」,而是要讓「文化治理」進入國家發展的整體視野。文資保存不能總是讓民間搶救個案,而是應該系統性的建立文化保存體系;此外,「重建台灣藝術史」破天荒納入特別預算,意涵國家要前瞻,要從傳承做起,前瞻計畫也包括「國家文化記憶庫」等3項數位建設計畫,代表在超寬頻時代,除了速度、技術,更要有台灣原生文化內容的思考。

今年文化會議議題設計以總統文化政策為基礎,透過由下而上全民參與政策討論,據以落實於文化政策白皮書及文化基本法草案。(歸鴻亭攝影)
 文化部表示,今年文化會議議題設計以總統文化政策為基礎,透過由下而上全民參與政策討論,研擬6大議題,自3月起,經臺灣北中南東4區與離島地區辦理一系列19場次的分區、主題論壇與預備會議,收集民眾對於文化的期待與實務意見,在9月2日、9月3日舉辦的全國文化會議大會形成具體結論,並據以落實於文化政策白皮書及文化基本法草案。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7/9/2 上午 11:52:09
關鍵字:蔡英文,全國文化會議,鄭麗君,文化部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