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堡礁珊瑚 澳大利亞繁殖海蝸牛捕食荊棘海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7/9/18 下午 05:52:07 / 生態環保
澳大利亞政府為保護大堡礁珊瑚生態,以2,740萬美元研究繁殖能捕食荊棘海星的天敵巨型氚核海蝸牛(Charonia tritonis)。
|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官網宣布研究繁殖能捕食荊棘海星的天敵巨型氚核海蝸牛。(歸鴻亭翻製) |
2012年一份澳洲大堡礁健康的報告顯示,珊瑚佔大堡礁半數面積,但有42%是被棘冠海星食用破壞,成為大堡礁珊瑚的殺手。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IMS)的研究發現,棘冠海星會避開巨型氚核海蝸牛,即這種大型海蝸牛出現的地方,而這種海蝸牛最大能長到半公尺長,嗅覺靈敏,光靠味道就能捕到獵物。
|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快遞郵件》報導育稀有的海蝸牛來吃海星,是一個拯救大堡礁珊瑚的好方法。(歸鴻亭翻製) |
這種棘冠海星的天敵海蝸牛因為其螺殼被漁民大量撈捕,使得這種海蝸牛瀕臨滅絕,更造成荊棘海星能大量繁殖,調查在1平方公里的海域,就有多達15萬隻荊棘海星;澳洲政府今日宣布出資一項「珊瑚礁計劃」,協助繁衍牠們的研究,以便挽救大堡礁珊瑚。
根據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快遞郵件》(Courier Mail)報導,珊瑚礁的經濟價值達560億美元,並支持64,000個全職工作。因此澳大利亞聯邦環境部長賈許‧費舍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巨型氚核海蝸牛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是昆士蘭州的保護物種,目前培育這種稀有的海蝸牛來吃海星,是一個拯救大堡礁珊瑚的好方法。
AIMS說明,目前研發已經有超過10萬隻蝸牛幼蟲孵出。該所研究經理大衛‧紹特(David Souter)博士指出,將會把更多的海蝸牛釋放到大堡礁上,希望攻擊珊瑚礁上的海星以拯救珊瑚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