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當代舞團"破月"跨時代而來
姚淑芬舞作10年淬礪 現世求重逢跨越
新網記者蔡妽芳台北特稿
2017/10/4 下午 07:15:16 / 文化藝術
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10年前以舞作《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再推出新作品《破月》,再度對時代提出反思與對話。延續姻緣話題,同樣加入大量東方元素,以細膩、內斂的舞蹈,詮釋新人踏入婚姻後,牽絆一生的永恆。
|
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說明作品《破月》創作理念。(歸鴻亭攝影) |
《大四囍》為姚淑芬於2006年應英國新堡舞蹈中心之邀所編創的作品,是世紀當代舞團首度站上歐洲舞台,唯一玩轉東方元素的舞作,曾獲美國大學舞蹈節最佳編舞獎,並於歐美與台灣等地多次演出。姚淑芬表示,演出適逢父親辭世,讓她對於舞台與東方思維中,人終其一生的始末有了更深刻的感觸。
相隔10年的《破月》,獲得第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姚淑芬再度攜手前衛服裝設計師黃嘉祥Jasper,並邀請新生代立體創作藝術家黃啟峻,以多維空間圍構肢體,點撥搓揉人性與慾望。
|
《破月》從天而降的紅布以及紅色囍字,以及身穿白衣的新郎,隨著紅線牽引的畫面。(歸鴻亭攝影) |
延續《大四囍》的經典元素,在《破月》的舞台上,身穿白衣的新郎,隨著紅線牽引,以「千里姻緣一線牽」為表達意象,不斷舞動,展現出慾望流竄與心理掙扎。站在台前的新娘,與男舞者以細膩的肢體交錯,詮釋新娘對未來另一半的幻想,一天的等待,是一生一世的期待。
這部由編舞家姚淑芬編排的新作品《破月》,訴說的是傳統婚姻中,相信命中注定的安排與和永恆牽絆。」姚淑芬說,「無論是探討婚姻,或運用東方語彙的肢體,《破月》是最後,也是唯一了。」
|
站在台前的新娘,與男舞者以細膩的肢體交錯,詮釋新娘對未來另一半的幻想。(歸鴻亭攝影) |
其中,舞台上方的鳥籠更有其特別意涵。姚淑芬提到,傳統東方思想裡,只有貴族的男性可以飼育鳥類,以象徵權力地位。鳥籠便是表達古往今來對於平等的期盼。
「破」意指破碎、零碎,「月」象徵週期、圓滿。服裝設計師黃嘉祥Jasper取漢人傳統喪服,以黑、白、紅層層包裹的視覺表現,意味人生始終之圓滿莊嚴。
舞台設計黃啟俊提到3個重要伏筆設計,使用瓦片排成的圓、從天而降的紅布以及紅色囍字,表達所有人在追求的圓滿,象徵幸福的意象,但同時,也是在表達一種因群眾祝福而產生的壓力。
|
《破月》跨時代而來,映照在光陰長河,吟唱10年心事不尋常。(歸鴻亭攝影) |
有情之人款步而來,於記憶的圍城細數月的圓缺,詠唱交纏生世的情愛離合。走過10年長路,姚淑芬以《破月》再探台灣婚慶禮俗,以當代視角重閱女性於婚姻關係中的幽微心境。《破月》是詠嘆婚姻圓滿想像的輪迴曲調,亦是世紀當代舞團舞躍國際舞台後,以跨世代視野與台灣人文美學的詩意對話。
《破月》跨時代而來,映照在光陰長河,吟唱10年心事不尋常,這場久別重逢的聲聲召喚,笑中帶淚的輪迴曲調再次響起,金玉其外的婚禮又將登場,將於10月6、7日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廳演出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