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巨大最古老類星體黑洞
規模太陽8億倍 光線需要超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7/12/7 下午 10:53:18 / 天文地理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兩位天文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卡內基天文台(Observatories of Carnegie Institute of Washington, OCIW)等組成的團隊,已經發現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超大質量黑洞,規模約是太陽的8億倍。

《麻省理工學院新聞》報導,已經發現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超大質量黑洞,規模約是太陽的8億倍。(歸鴻亭翻製)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新聞》(MIT News)報導,該學院Kavli天體物理學和空間研究所的弗朗西斯‧L‧弗里德曼(Francis L. Friedman)與羅伯特‧西姆科(Robert Simcoe)說明,這個黑洞坐落在一個超亮類星體的中心,在大爆炸發生後僅僅6億9千萬年時就發出了這個光芒,花費了大約130億年的時間才到達地球,這意味著它在宇宙形成初期就已經存在。幼年宇宙可以製造如此巨大的黑洞,對現有黑洞形成理論形成了挑戰。

 黑洞的形成正如宇宙正在經歷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從一個由中性氫主導的不透明環境變成了一個由第一顆恆星開始的黑洞起源。隨著更多恆星和星系的形成,它們最終產生足夠的輻射,將氫從中性,即氫的電子與核結合的狀態發生電離,電子隨機自由重組,這種從中性到氫化的轉變,代表了一直持續到今天的宇宙的根本變化。

NASA研究人員則在英國《自然》雜誌指出,在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的這個類星體,光線需要超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歸鴻亭翻製)
 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則在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發表報告指出,利用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以及位於智利的麥哲倫望遠鏡(GMT),在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其中心存在一個巨大黑洞,這個黑洞正在吞噬周圍的物質。通常包括一個中央黑洞和周圍的星雲,由於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它們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明亮。

 天文學家對遙遠明亮天體稱為類星體(quasar),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距離是由所謂的紅移決定的,它是衡量在到達地球之前,宇宙膨脹時光的波長被拉長了多少。通常包括一個中央黑洞和周圍的星雲;由於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會釋放的大量能量,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明亮。

 目前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這個新發現的類星體的紅移為7.54,意味著類星體的光線需要超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個黑洞質量達到太陽的8億倍,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座極為古老的黑洞在很短時間內成長得如此巨大,目前找不到合適的解釋。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天文地理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7/12/7 下午 10:53:18
關鍵字:天文學,類星體,黑洞,MIT,NASA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北時裝週AW24"整裝.待發" 文化奧運鳴槍起跑
服裝飾品 2024/4/15 下午 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