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工藝揚星計畫扶植璀璨新秀 展示臺灣生活新工藝美學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12/12 下午 04:18:18 / 文化藝術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日至20日在臺北迪化街URS127藝文空間舉辦「2017工藝揚星‧璀璨新秀」工藝揚星計畫成果發表暨青年工藝家聯展,邀請來自臺灣各地從事漆藝、竹編、金工、纏花、石雕、木雕、陶瓷等各式不同工藝領域的13位青年工藝家,集聚大稻埕進行聯合展出並同時分享工藝創作與交流經驗。

專攻金銀珠寶飾品加工的李佳玲與她的設計作品《collection》。(歸鴻亭攝影)
 工藝中心研究及展覽組組長林秀娟表示,為讓臺灣青年工藝家擁有一個良性與健全的工藝文創產業環境,今年啟動「工藝揚星」計畫,提供臺灣青年工藝家一個實現工藝創作夢想的機會。計畫執行初期透過工藝家抽樣調查研究的輔助,深入了解年輕工藝家現況需求後,再導入適切的輔導資源如產品、品牌諮詢輔導與國內外展覽推廣發表等,為剛起步的以及持續創作的青年工藝家創作發展上帶來實質的幫助,更期待未來培養臺灣工藝產業的後起新秀,拔擢未來的潛力之星。

竹藝家楊筑鈞創立的品牌筑子,設計的是竹工藝編織作品。(歸鴻亭攝影)
 目前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研究所就讀的plus zero飾品設計李佳玲,專攻金銀珠寶飾品加工,她說,「加零」,是原始,回歸。藉由質感的設計作品記錄生活中的細節,為喜愛者而存在。手做的設計代表量少而費工費時,但作品是投注心意孕育出來的,以最近的作品《collection》以紅銅、黃銅與塑膠等製作,創作理念是轉化一班實用性物件,如同標本一般壓印紀錄,以裝飾性物件方式呈現,藉此系列傳達創作者在衝動性購滿行為下的慾望本質,代表多餘的擁有或許是一種浪費,亦可說是個美麗的錯誤,反映出身為消費者直觀的情感連結。

 竹藝家楊筑鈞表示,她創立的品牌筑子,設計的是竹工藝編織作品,展出的一件《六角孔菊花紋竹編淺盤》,以經典的六角孔變形的美麗菊花紋,作為桌上的淺盤,來承裝餐桌上的乾食與生活中的一些小物,而採用的煙燻六、七日的竹材製作,表面呈現天然的棕色光澤,並帶有煙薰香氣,具有防蛀、驅蟲的特性,極為實用。

工藝家林怡萱將她的品牌命名為壹一,她認為小型工坊所做的家具與大型工廠相比,應該會多一些堅持。(歸鴻亭攝影)
 工藝家林怡萱本來是學時尚設計的,去學了木工之後才發覺對它很有興趣,將她的品牌命名為壹一,她認為小型工坊所做的家具與大型工廠相比,應該會多一些堅持,這次展出木作傢俱《環桌》三腳邊桌,利用實木彎曲技術,以不同木種圍繞成一個環鑲嵌於桌面上,如圓桌鑲邊,微凸於桌面可防止桌面杯子及物品滑落,獲得2016年文創精品獎。

 木雕家黃希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碩士出身,專研傳統木雕作品,自創以木雕刻工坊;他說,這項技藝含蘊中國流傳千年的人文文化,已經面臨失傳,目前只有南部還有較多藝師從事這一行業,年輕一代已經較少人願意學,這次他展出以牛樟木製作的《英雄得錦》,取材自傳統吉祥圖案,畫面呈現由老鷹、熊、茶花與錦雞組合而成,以物寓意。

木雕家黃希宸專研傳統木雕作品,自創以木雕刻工坊。(歸鴻亭攝影)
 這次展覽內容規劃以受補助的臺灣青年工藝家創作為主軸,各領域創作者均具備獨特的創作視野,且將新世代的生活理念價值巧妙融入工藝創作,轉化為各式生活工藝品,其賦予臺灣工藝創意與生命力是本次展覽矚目的焦點,這次為期10天的展期中也規劃竹編、漆藝兩場付費假日工藝體驗課程,由工藝家親自教授工法技藝,讓民眾體驗工藝手作樂趣,更在實作過程中親近工藝文化。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7/12/12 下午 04:18:18
關鍵字:揚星計畫,漆藝,竹編,金工,纏花,石雕,木雕,陶瓷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