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展" 科技部選109項前瞻技術參展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12/13 下午 05:03:05 / 電子政府
科技部籌備超過半年,從全國學研機構執行科技部計畫的眾多成果中,聚焦人工智慧應用、綠能儲能、生技製藥、奈米材料等當前最受關注領域,以評獎模式選出109項突破技術的前瞻科研成果的「2017未來科技展」,即將於12月28至30日在世貿三館登場。
|
科技部長陳良基介紹「2017未來科技展」內容。(歸鴻亭攝影) |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台灣的學界蘊藏著許多優秀且具前瞻性的研究人員與研發成果,讓這些成果能夠具體產業化,並為台灣科技產業找出未來十年的決勝關鍵,正是科技部此次舉辦「未來科技展」最主要的目的。
|
「2017未來科技展」展出109項突破技術的前瞻科研成果。(歸鴻亭攝影) |
陳良基指出,這是科技部首次較全面性、大規模地盤點全國科研成果,這次展出包括眾多優秀且具前瞻性的研發成果,許多技術更是獨步全球或業界首創,透過本展除讓國人瞭解台灣堅強而亮眼的科研實力外,更希望藉由本展搭建產學研間的技術媒合平台,讓台灣在國際科技大戰上,靠創新技術搶占一席之地。
他說,未來科技展以「創新群聚、接軌全球、未來10年的科技浪潮」為主軸,聚焦「產業應用性」、「科學突破性」的學界研發成果,挖掘出未來10年台灣產業決勝關鍵。這次特別邀請全國72個學研單位、3大法人科研機構、3大科學園區聯手展出,更廣邀各領域產業人士參與並蒞臨觀展,讓我國產業能搶先掌握下世代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契機。
|
國立成功大學發表「產生二氧化碳促進血管生成加速傷口癒合之近紅外光感應技術」。(歸鴻亭攝影) |
109項前瞻技術將獲頒「未來科技突破獎」、「未來創新技術獎」,展出現場並將票選頒出「最佳人氣獎」、「媒體關注獎」等。整個展區分成未來科技突破區與未來創新技術區兩大塊,在未來科技突破區,展出的內容包括智慧應用與能源環境、電子與光電、金屬化工、新穎材料、生技新藥、醫材等,而在未來創新技術區則是示範區的方式呈現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和科學園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現場並會辦理20餘場技術發表活動。
科技部今日率先曝光3個備受關注的科研項目,國立成功大學發表「產生二氧化碳促進血管生成加速傷口癒合之近紅外光感應技術」,利用小蘇打分子配位於奈米顆粒表面,藉由此奈米粒子吸收近紅外光後會釋放二氧化碳氣體的特性,有效加速傷口的癒合時間,經實驗證明,約5分鐘的一次性療程即可明顯縮短1/3的傷口癒合時間,大幅減少病人治療過程的不適感,比傳統方式有更高的療效。
|
國立交通大學發表「柔性雲母電子開發平台」。(歸鴻亭攝影) |
國立交通大學則是發表「柔性雲母電子開發平台」,台灣獨立研發新型二維雲母透明基板,取代傳統的硬質矽基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一系列新型柔性無機功能材料與元件,具有耐高溫與超穩定的優點,雲子電子學顛覆了現有的柔性電子技術,為相關產業帶來新的技術突破。
國立成功大學發表的「光纖雷射積層系統研發於馬達設計應用」,研發雷射積層製造系統,製造所需的高功率連續式雷射和脈衝複合式光纖雷射源,透過分光模組設計,整合雷射掃描軌跡策略模組,運用自行開發之磁性材料粉體,針對不同的材料,即時調整積層用以製造3D高性能磁性元件,提升製造馬達性能與輕質化。
展會期間除了科研成果的技術展出外,並將舉辦3個論壇帶領參觀者一同探討科技新浪潮。「人文沙龍講座」從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出發,到數位科技與圖書館、舊科技新生命等不同角度,探討科技與人文的關係;「AI策略佈局高峰會」則有AI人才培育、台灣人工智慧生態圈、IC設計巨擘的AI布局、AI生態鏈與雲端轉型等議題;「擁抱科技×演繹未來」探討有感的未來科技、科技與更幸福的生活以及更聰明的工廠等未來科技樣貌。
|
國立成功大學發表的「光纖雷射積層系統研發於馬達設計應用」。(歸鴻亭攝影) |
另外,跨域多元的探索與交融是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因此在未來科技展中,將首次舉辨圍棋人機對奕,邀請清大棋王王元均與交大CGI圍棋程式,在展中進行梅竹圍棋人機挑戰賽,重現AI與人類腦力大PK的場景。展期每天安排不同的行動藝術表演團體,在展館中以不定時不定點的快閃方式進行即興表演,讓參觀者感受到人文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