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機械偶戲"格列佛的夢" 演出冒險白日夢無人歌劇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8/7/19 下午 07:15:40 / 文化藝術
智慧型機器人時代來臨,劇場也讓機器人當主角,兒童藝術節邀來德國藝術家羅蘭.奧爾貝特(Roland Olbeter)首度來台,帶來作品《格列佛的夢》,取材經典小說《格列佛遊記》,全劇在一座特製的舞台上演出,以全自動化機械的方式操控戲偶和機器人,讓格列佛飛到外太空,做一場冒險白日夢。
 |
《格列佛的夢》製作人羅蘭.奧爾貝特說明智慧型機器人也可以當劇場主角。(歸鴻亭攝影) |
羅蘭.奧爾貝特長期與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密切合作,主要從事劇場、歌劇以及製造聲音及動力裝置相關創作,作品聚焦於創造不可能的人造物件。他說,《格列佛的夢》是一齣完全由機械裝置演出的新歌劇,使用行動舞台、飛船及各式機器,並配合投影技術,創造影像層疊的效果;再由70個小型馬達和250多個氣缸組成的自動化裝置執行,牽引特製人偶自主移動,童趣十足且栩栩如生。音樂部分,則由9位歌劇歌手結合10台自動化樂器錄製而成,讓觀眾在輕鬆的音樂中進入格列佛的奇幻旅程。
 |
《格列佛的夢》全劇在一座特製的舞台上演出。(歸鴻亭攝影) |
《格列佛的夢》劇中主角格列佛原本是一位致力於研究宇宙奧秘的科學家,在他瀕死之際,遁入夢境,登上太空船,展開了飛越太陽系的旅程。這齣歌劇由4幕戲所組成,呈現格列佛宇宙之旅4個不同的階段,分為小孩版及特別版。小孩版的格列佛,經歷3個星球,在小人國厘厘普裡,格列佛通過3項測驗,探究權力與控制的問題;在長身不老星球,格列佛身處諸神所在的月亮上,探究生命和死亡的課題;最後到以烏鴉為隱喻的渡鴉星球,這裡是宇宙中心,大群烏鴉棲身於此,探究如何得到真理。特別版的內容將旅程推向更深的思考,到感官星球,探討愛的問題,這個國度裡只有純粹的感性與快樂,讓格列佛思考何謂幸福。格列佛最後沒有回來,繼續停留在他的旅程之中,引出當代人類面臨的處境。
 |
以全自動化機械的方式操控戲偶和機器人,讓格列佛飛到外太空,做一場冒險白日夢。(歸鴻亭攝影) |
羅蘭.奧爾貝特指出,全機械自動演出歸功於合作夥伴,工業4.0先驅的費斯托(Festo)科技公司。費斯托是工業和製程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讓我們看見工業零件不僅僅可以用來製造物品,其技術還可以用來創作音樂,並曾推出各類仿生機器人如海鷗、蜻蜓、袋鼠、蝴蝶、螞蟻等。走進《格列佛的夢》,不同場景會運用不同機械組件,例如閥島、轉軸、接頭、變速箱等,力求將科技和藝術能完美的結合。
《格列佛的夢》將在7月20日至22日於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登場,8個場次目前已完售,更多兒藝節演出訊息可至
臺北兒童藝術節官網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