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族語就沒有文化 新北市大小原住民齊飆母語
新網記者王汝聰新北特稿
2011/10/1 下午 09:27:41 / 民俗古蹟
原住民文化因電影《賽德克‧巴萊》上映備受重視,新北市今日在八里國小舉辦第八屆原住民族語文競賽。今年參賽人數爆增,計有11族35組322人參加,較8年前增加超過3倍。各族小大原住民慎重穿戴象徵榮耀的傳統服飾,甚至全家出動趕赴盛會,讓今天的八里國小格外熱鬧。其中新北市三峽區三峽國中參賽同學得知獲獎消息後,甚至在比賽現場就唱起歌來,其他與會人士也熱情應和,場面熱烈溫馨。
 |
新北市原民局長汪秋一、教育局專門委員林瑞泰與今日比賽各組第一名獲獎人員合影,呈現多族傳統服裝,堪稱五彩繽紛。(王汝聰攝影) |
新北市教育局專門委員林瑞泰表示,原住民如果對自己的文化沒有認同,族群就無法續存,教育局樂見全市這麼多分屬國中小、高中、教師、社會青年身份的原住民朋友,平日研習母語,在今日與其他鄉親相互切磋;新北市原住民局局長汪秋補充表示,如果沒有行動,就看不見未來希望,鄉親們參加今日比賽,就是極具體而有力的行動,未來該局將與教育局相互配合,繼續為鄉親推出其他活動。
今天新北市原住民語文競賽的各族族語評審大有來頭。泰雅族語評審頂定牧師是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飾演老莫那魯道的林慶台牧師堂姐夫,他平日服務於長老教會泰雅支會。談到賽德克巴萊,頂定老師說,族人看《賽》片前都說這電影很好看,看完之後,很多人都沈默下來不多說什麼,因為那牽涉族人的文化與歷史,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頂定牧師補充說,其實《賽》片從族人出草開始,但未多說明為何要出草。他說,含賽德克族在內的泰雅族,出草多半為防衛性質,只有當異族人侵入獵場時,族人為了守護獵場才會出草砍下異族人的首級。日本人統治台灣初期,經常刻意製造原住民各族的矛盾與衝突,甚至「以蕃制蕃」。頂定牧師說,莫那魯道後來察覺日人的企圖,才打破成見號召各部落一致抗日告慰祖靈。
 |
頂定牧師的堂妹婿,就是飾演老賽德克巴萊的牧師演員林慶台。(王汝聰攝影) |
金曲獎歌手紀曉君的媽媽今天也出席擔任卑南族語評審。紀媽媽平日以縫製國際標準舞女舞者舞服維生,11年前紀曉君獲得金曲獎上台領獎所穿的禮服,也是紀媽媽熬夜整整一個月手工縫製而成。紀媽媽驕傲地說,卑南族雖然只有一萬人出頭,卻出產了包括阿妹、紀曉君、陳建年等11位金曲獎得主,藝術天份傲視全國。
另一位卑南族語評審鄭春香則表示,雖然不能常回老家照顧年邁的爸媽,但在城市中能夠把母語傳授給年青人及在學學生,也是另一種文化傳承,相信老家的長者也會感到十分安慰。
頂定牧師表示,城市的原住民孩子學習動機強,部落的孩子傾向「志在參加得名其次」,但是他隨機詢問幾位高中生剛才朗讀文章中的單字,有好幾位學生只會發音、卻不知唸的字是什麼意思,十分可惜。他指出,泰雅族高中組題目為「泰雅男人女人成年禮」、「狩獵禁忌儀式」等文章內容都很有意義,未來希望孩子們藉著準備比賽機會,進一步深思自己和傳統文化的關係。
擔任卑南族評審的蔡美香老師則表示,此次選題很貼近生活,如「我在學校的生活」、「我最要好的朋友」、「部落的廣播」等題目。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部落的廣播這篇文章,讓她都回想起部落生活中,村長大小事都會藉由廣播傳達、村長一廣播放電影,全村大小就拿板凳集合的畫面,連她都覺得心中暖暖的。
 |
卑南族語評審戴著卑南族特有的花卉頭飾合影,左起為蔡美香、紀曉君媽媽、鄭春香。(王汝聰攝影) |
八里國小負責承辦此次盛會,校長雲垚榮是新竹尖石鄉泰雅族原住民。他表示,辦理原住民族語文競賽,除了讓原住民學生展現最好的母語學習成果外,也讓選手藉由競賽觀摩中認同自己的族群與文化。雲垚榮透露,早年戶政事務所鼓勵原住民使用漢姓,他的父親就選用了姓「雲」,但他同家族的其他房親人另外用了六個漢姓,讓族人很困擾,尤其擔心下一代會誤與同家族的親人戀愛結婚。
大觀國中朱亞辰獲選擔任新北市賽夏族南區國中組全國比賽代表。他說,自己的故鄉在苗栗,平日母親就常和他說母語,讓他以身為原住民為榮;每次在寒暑假中他回到部落,能在部落自由自在生活讓他備感快樂。朱亞辰表示,練習過程中他覺得咬字和發音最困難,感謝媽媽和老師用錄音方式矯正他的發音,讓他此次能夠獲選為選手代表新北市,參加未來將在高雄舉行的全國原住民族語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