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觀測921地震後地殼岩石變形 中研院以衛星資料解析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9/3/27 下午 07:17:18 / 天文地理

 地殼變形與地牛翻身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921大地震迄今已19年,為了解地震孕震過程、評估地震災害風險,中央研究院及的許多研究機構在全台佈設密集且連續的全球衛星觀測定位系統(GPS),長期監測地殼變形行為。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帶領的研究團隊,率先透過衛星資料,解析集集地震後地殼岩石強度的時空變化。

中央研究院全台佈設密集且連續的GPS,長期監測地殼變形行為。(歸鴻亭攝影)
 許雅儒表示,地殼岩石變形的速率,與地震周期應力累積的過程息息相關。地震前斷層帶淺部通常呈現鎖定狀態,隨著溫度升高,斷層帶深部的岩石的變形特徵,轉為塑性變形。受到深部岩石變形影響,斷層帶淺層持續累積應力,承受不住時斷層便破裂而引發地震。

 該研究團隊發現,集集地震後十數年的觀測資料無法由單一的線性來解釋地殼岩石變形。取而代之的是,應力和應變之變形速率呈非線性關係;並且很有可能涉及地殼因短期受力後產生的暫態變形,以及後續的非線性變形。此結果暗示著岩石的強弱在地質時間尺度上有顯著的變化,而大地震過後短期內大量及快速的變形對臺灣造山運動亦有顯著的貢獻。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說明地殼變形與地牛翻身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歸鴻亭攝影)
 921集集大地震後,為了解地震孕震過程,以達到地震防災與減災的目的,全臺迄今遍布超過400座的全球導航衛星觀測站,集集地震成為世界上被最完整紀錄的地震之一,大量且長期的觀測資料也為本研究提供了高度的時間與空間解析度。許雅儒指出,岩石圈的強度受到如應力、岩石組成、結晶粒徑、含水量、岩壓與溫度等諸多物理條件的控制,了解岩石在自然環境下的受力變形行為一直是一大挑戰。這項研究有賴於GNSS衛星資料,係透過衞星量測地表測站的座標,經由測站座標隨時間的變化計算地表震後位移量,推測地底斷層與岩石的變形,直接解析集集地震後岩石圈強度的時空演化。

許雅儒與臺大地質所博士生唐啓賢介紹本研究以衛星資料直接探測造山帶岩石圈流變特性。(歸鴻亭攝影)
 該研究員團隊與臺灣大學、中央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結合衛星量測的地表位移量,開發演算方法來計算地殼應變分布。為了解臺灣造山帶的變形,另外也採用實驗室岩石試驗測量到的岩石參數計算地溫梯度。許雅儒指出,這對於研究臺灣山脈隆升的歷程十分重要,從臺灣西部平原到中央山脈的地溫梯度,大致由20°C/km向東遞增為30°C/km,與過去利用地質與地球物理方法所推算的數值相去不遠。.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林敏聰(中左)表示,地殼岩石變形的速率,與地震周期應力累積的過程息息相關。(歸鴻亭攝影)
 這項發現也說明,雖然實驗室環境與大自然之間在時間與空間尺度上存在巨大的落差,岩石的流變特性似乎並沒有因為尺度差異的影響,而產生大幅度的偏差。換言之,大地測量資料有可能彌合實驗室以及岩石圈尺度之間的差異,未來可研究地殼流變學和大地構造的演化過程,進而估算合適的物理參數以建立模型,作為地球動力學研究的參考依據,為地震孕震過程及臺灣造山運動提供新的見解與思維。

 由於臺灣造山運動仍是現在進行式,本研究以衛星資料直接探測造山帶岩石圈流變特性,也是全球首例。研究成果已於今(108)年2月27日刊登於美國科學發展協會下的學術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天文地理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9/3/27 下午 07:17:18
關鍵字:地震,地殼,岩石,中研院,衛星,許雅儒,造山運動,衛星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詩人瘂弦辭世 台灣副刊最輝煌時代真正結束
回憶紀念 2024/10/12 下午 10:08:32
風靡全球的跨界高手雅諾史卡合奏團再度來台
文化藝術 2024/10/9 下午 07:05:11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雲門劇場第10年 "來雲門遙滾"首度開放夜宿
文化藝術 2024/10/9 下午 06: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