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新春展望 陳良基:深化科研群聚力量續創榮景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0/1/20 下午 06:12:09 / 電子政府
科技部長陳良基自106年2月8日上任至今2年11個月,隨著選舉落幕,5月20日內閣揆改組,他表達希望歸建台大,並以他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多重視科研經費的支出,並持續涵養科研人才,厚植台灣的科技能量。
|
科技部長陳良基展現擔任科技龍頭地3年的新春紅包。(歸鴻亭攝影) |
陳良基表示,任內始終秉持「持續打底基礎研究,創造科技新價值」、「深耕創新創業,啟動摩爾定律思考」及「以科學人才奠基,連結未來世界」3大理念,來推動各項重大政策。這兩年多來科技部除穩健地讓現有的基礎持續向前邁進,使多數學術界、科技界順著原有做法往前,以掌握足夠能量進行需要且必要的創新。同時並創造一個啟發破壞性創新的環境,推動跨越現有想法、做法的新計畫模式,鼓勵跳躍式的思考及跳出現有框架的做法。因此無論是發展創新創業或是活絡科研人才多元發展,皆有顯著成果,展現基礎研究長期深耕後的爆發能量。
他說,基礎科研是對人類未知的好奇探索,許多破壞式創新皆導因於基礎研究,有長期的累積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科技部透過科發基金,每年支援學界超過16,000件基礎研究計畫,打造國家長期研究能量,儲備社會創新人才。去(108)年4月我國科學團隊所加入的大型科學跨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成功取得人類史上首張清晰黑洞照片,並透過國際連線直播發布;福衛7號亦於同年6月發射升空,提供中低緯度地區氣象資料,大幅增加天氣預報準確度;此外,新海研1、2、3號陸續竣工,完備我國海洋研究船隊,引領臺灣海洋研究航向藍海,以及勵進研究船探索深海未知。這些以前無法想像的太空或海洋的神祕領域,臺灣經過幾十年的淬鍊,逐漸占有一席之地。
其他領域基礎研究亦對國家科技發展影響甚鉅,對整體國家競爭力及創新研發體系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臺灣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研究學群發表於EDA公認最頂尖的國際會議DAC和ICCAD,近10年來排名已躍居為全球第二,相關競賽總成績也屢為全球之冠。此外,隨著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科技引爆智慧機械浪潮,結合大專校院精密機械與資通訊科技之基礎研究能量,推動「智慧機械」研究計畫,進行機電整合、網實系統(CPS)平台架構技術、控制系統、機器人、感測器等研究,介接產業需求與學研技術成果,每年可培育高階智慧製造跨領域與系統整合高階研發人才約500位,創造機械產業下一波成長新動能。
另外,科技部推動「半導體射月計畫」,強化團隊科研能力並接軌產業動能挑戰關鍵技術極限。另加速產學研鏈結擴大我國半導體產業優勢,衍生59件產學合作案、3間新創公司及培育超過700位高階研發人才,帶動半導體與AI晶片產業發展,維持臺灣半導體領先地位。並針對量子電腦補助多項專案計畫與成立相關量子研究中心,除已成功建立3至4個超導量子位元之製程,並完成臺灣首次戶外量子加密通訊測試,同時舉辦多場國際量子電腦研討會與國際論壇,並藉由臺大與IBM 合作之量子電腦平台進行各種教育與推廣活動,目前已超過300人接受相關訓練課程,整體推廣人次已超過600人。
基礎研究同時也攸關民眾之健康福祉,對於民生安全負有重大責任,如整合新技術,建立原發性顫抖症診斷新標準,大幅增加準確性;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預計於109年上市後,可望有效防護9成嬰幼兒感染。更在生物學上探討羽毛解密功能性結構法則與發育過程,啟發仿生複合材料的設計與開發。
|
陳良基(中左)率政務次長謝達斌(左一)、許有進(中右)與常務次長鄒幼涵(右一)向大家拜早年。(歸鴻亭攝影) |
另一方面,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亦有助於引導社會建立新的價值規範、營造合理社會秩序及培育人才等,以與科技發展諧和並進,並加速學術主體建構與追求學術卓越。如推動「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研究內容以國內優勢之運動項目為主(包括棒球、羽球、桌球、舉重及自由車等),已成功開發無線足壓鞋墊、桌球智能球拍及戰術分析系統、羽球發球機等,現階段正進行國際合作或申請專利中。
陳良基指出,全球經濟已進入由知識與腦力取勝的時代,博士級科研人才的培育是永續發展與維繫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之一。科技部依據未來科研及產業國際發展趨勢,在科研人才養成的各階段,提供對應措施,藉由深耕基礎科研人才的培育,活絡高階科研人才的多元發展,以完整我國人才培育生態圈,蓄積我國科研人力庫。有鑑於此,科技部透過「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全球青年暑期營」等活動,深化青年學子對於科學的理解,同時致力於推動高階科研人才多元發展補助措施,藉由激勵人才投入科研、強化產學研鏈結、布局全球人才等構面,將高階科研人才送出國及帶回國,橋接供需,營造生生不息的人才流生態系。
在激勵人才投入科研面向,基於科研人才為驅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鼓勵年輕學者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及拓展國際影響力,推動「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包括「愛因斯坦培植計畫」與「哥倫布計畫」等2項計畫),並於108年3月底至4月初,赴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舉辦海外攬才說明會,自107年推動至108年底,已促使海外青年學者願意回臺服務,應徵人數逐年提高,並已經有27位海外年輕學者、21位國內年輕學者獲聘於國內大專校院任教,獲聘率達98%;「補助大學校院培育優秀博士生獎學金試辦方案」讓優秀研發人才有穩定且足夠的獎學金支持,而願意進入博士班研修,培育STEM科研人才,充盈我國重點產業及國家關鍵技術所需人才,同時結合「博士卓越提升計畫」,協助學校建立完善博士支援系統及提升機制。
|
陳良基表達希望歸建台大,並以他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多重視科研經費的支出,並持續涵養科研人才,厚植台灣的科技能量。(歸鴻亭攝影) |
科技部多項產學合作則不僅著眼於推動尖端創新技術的研發,同時朝3個面向為國內碩博士人才與產業界搭建橋樑,提升產業競爭力。包含RAISE計畫協助593名博士投身產業就職,創造超過77%成功就業率; LEAP計畫強化我國高階人才與國際的鏈結,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培訓博士人才達152名,學員回臺後平均薪資提升29%;GLORIA計畫透過聯盟提供人才培育服務予會員企業及學生,培育碩博士人才4,267人,協助學生在校時即接觸產業需求,減少就業摸索時程。期許為國內碩博士找到發揮專長的舞台,亦讓求才若渴的廠商找到優質人才。
在創新創業引領科研成果價值創造方面,陳良基說明,有優秀的科研人才,亦需有優良的科研環境,方能激發產出卓越之成果,科技部為營造一個完善的科研創新生態系,透過價創計畫等政策措施,協助基礎研究成果創業成立衍生新創公司,轉化尖端技術落實為民眾生活具體可接觸之產品或服務,108年已有9件傑出教授研究成果成立新創公司,並獲得美國、馬來西亞等國際投資人及國內大廠投資,學界衍生新創估值累積達37.6億元,為基礎研究驅動產業技術升級轉型之成功案例。108年度更促成學研機構研發成果收入6.4億元,成功帶動科研創新正向循環。
科技部於臺北小巨蛋設立之TTA(Taiwan Tech Arena),更扮演我國科研創新生態系鏈結國際之關鍵樞紐,108年成功吸引Techstars、SmartLabs等國際知名加速器進駐;其中Techstars更是國際評比最高等級之白金加速器,首次至亞洲設立據點便相中臺灣。加速器進駐TTA後,將引進國際業師與資金等資源,共同協助我國科技新創擴展國際。此外108年TTA亦帶領科技新創參展美國CES、Medtech、法國Viva Tech等國際重要新創/專業展會,協助新創爭取訂單商機70億元。總計108年TTA共成功協助新創募資31.1億元,幫助我國新創成長茁壯。
臺灣在半導體業的上中下游蓬勃發展,已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IC設計與半導體製造世界領先。半導體應用範圍廣泛,未來將在太空、量子電腦應用與AI應用領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基礎與科研技術上的提升,人才的起飛更是讓一切事半功倍的加持,科技部109年度賡續秉於「以科學人才奠基,連結未來世界」的理念,引領大專校院建置博士支援系統及提升機制,透過政府與大學協力合作培育學術研究、產業研發或創新創業之卓越人才,秉持資源共享精神,結合外部機構,形成資訊流通的平台,並汲取國際頂尖大學之人才培育趨勢與實際做法,給予在臺就讀博士班不限國籍的高階人才全方位自我提升的支持規劃,進一步激發潛能,並全面性的提升科研生涯發展中所必備之團隊統合、創新研發、拓展與經營人際網絡等核心能力,讓科研人才躍升國際,並創造人才的群聚效應。
|
科技部新春展望,陳良基說明過去政績並展望未來。(歸鴻亭攝影) |
因此,科技部109年將強化推動研究中心之跨領域整合,加速國家優勢領域或關鍵技術之研發及成果擴散,包括應邀國際研究大師來臺駐點、國際青年科學營等,形成重點科技研發聚落,持續創造與推升臺灣相關技術領域之國際優勢地位與競爭力,同時深化推動創新科技及強固我國跨領域高階人才之培育。
有了前述一系列的前端與中端資源挹注,後端之創新創業將扮演科研成果產業化之橋樑。未來新的一年科技部將擴散學界教授成功創業經驗,激勵更多具市場潛力之實驗室技術走入人們生活,價值創造成立衍生科技新創公司,並擴大我國科研創新生態系與國際之連結,協助科技新創團隊打群架參展更多國際重要專業展會,吸引國際投資人資金、企業合作與商機,讓臺灣科技創新能量被世界看見,科技新創接軌國際市場進一步成長,最終為我國開創更多新興產業機會。
陳良基強調,科技的快速進展,不僅衝擊社會變遷的速度與方向,更會創造出經濟成長所需的動能。展望未來路,整個科技世界的創新日新月異,放眼望過去,似乎到處都是好機會,科技部努力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以終為始,期望在科技大爆炸的時代,透過許多勇於拓荒之學術研究成果,體察產業發展需求,將技術與應用趨勢集合,並運用各層面科研人才的充沛能量,讓臺灣科技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持續創造臺灣科研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