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散文家寫長篇小說 "大武山下"看見前所未見的龍應台


新網記者郭士榛台北特稿
2020/7/29 下午 06:12:52 / 經史子集

 一直以散文創作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喜愛的知名作家龍應台,今年生出她的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這是2017年龍應台卸下文化部長離開台北後,遷居大武山腳下,陪伴失智母親時的最新創作。歷經兩年半時間,龍應台騎著一台電動機車周遊在大武山周邊和農民為友,和動物、植物相伴,最終完成這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描述一段發生在大武山下小鎮,一位曾經浪跡天涯的作家與一個14歲少女相遇,開啟一場生命與愛的魔幻之旅。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完成長篇小說《大武山下》,今日在新書發表會上暢談創作動力。(歸鴻亭攝影)
 龍應台今(29)日暢談小說寫作歷程,分享鄉居3年多來的田野趣事,並展示收錄於書中的插畫原稿,像是畫陪伴她創作的貓咪「流氓」,也是她小說創作的另一位「共同作者」,都是寫作過程中留下許多的塗鴉筆記。原本龍應台不打算發表這些塗鴉,但在時報文化編輯的慧眼下,塗鴉成為手繪插圖,並製作兩款特製的透卡書籤,作家成為插畫家,讓讀者見到不一樣的龍應台。

 《大武山下》書中龍應台同時包辦文字與插畫,展現她多元且豐沛的創作能量。有別於以往的創作,在《大武山下》中,龍應台以博物學式的文學筆法,描寫台灣原生種的動物、植物數百種;小說引人入勝的情節穿插著台灣的歷史,是一部知識含量極高的文學作品。龍應台談生命的哲思,也談土地的知識,有濃濃的土地與人文關懷,更點醒我們留意與我們同在這座島上生存的動物、植物,以及不曾想過好好看見的另一群人。

龍應台暢談小說寫作歷程,分享鄉居3年多來的田野趣事。(歸鴻亭攝影)
 龍應台分享寫作動機:「以前寫散文的時候是『我來告訴你』,但寫小說比較像是『我不要告訴你了,我帶你去。』」龍應台相信,小說才能夠讓讀者真正走進大武山,而在亂世裡讀小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龍應台直言這次寫小說是一種必然,書中的所有素材不是來自於某種偶發的靈感,而是來自於她回到屏東潮州的日常生活,是生活中所接觸到人事物,催生了這部小說,像是在東港溪畔親眼看見小牛的出生,在家中飼養雞,每天看著雞生蛋、檢蛋,甚至雞生病會帶雞看醫生,親自為雞打針。

龍應台收錄於書中的插畫原稿,讓讀者見到不一樣的龍應台。(歸鴻亭攝影)
 在大武山的生活都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四處看景物,由此她發現含羞草會開花,也由塗鴉過程真正了解花球的形狀和顏色。龍應台說明,書中每一個曾出現過的動物、植物都是她親眼見過、摸過、確認過,甚至還以塗鴉方式畫下他們的樣子。龍應台強調,書中所有的動植物她都以「他們」代稱,而非「牠們」或「它們」。龍應台甚至還為這座虛構的「大武山下的小鎮」畫下了一幅小鎮地圖。小說家將大武山下的潮州小鎮與小說場景虛實交錯,構築成意想不到的巧思,令人嘆為觀止。

 至於小說中的人物,龍應台指出,沒有一對一的角色,可能是5個人的風格寫成一個角色,也或是一個人的特質被她拆寫在3個不同人的身上,完成《大武山下》龍應台認為不是3年的時間,而是她一輩子的事情,「我是出生於小農村,生長於漁村,因而小說的完成可說是我前面20年加後面3年的結果。」她指出,台北的政治生涯不是世界中心,也不是宇宙核心,最後是土地療癒了自己。

龍應台介紹她畫的不是甲蟲而是瓢蟲。(歸鴻亭攝影)
 《大武山下》除了是一本貼近台灣土地的書,龍應台表示,「非常希望14歲年齡層的人也可以讀,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西方國家如何進行兒童哲學課。兒童或少年時期就接受思辨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我們不要把少年看小了。」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趙政岷表示,「《大武山下》電子書將在8月10日上架,有聲書也在規劃之中,但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可以拍成電影,一定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電影。」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郭士榛 日期:2020/7/29 下午 06:12:52
關鍵字:大武山下,龍應台,插畫,博物學,趙政岷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郭士榛報導
郭士榛報導列表
"轉來外臺"瘋好戲 重塑民間劇場生態與活力
文化藝術 2021/3/26 下午 07:15:15
春暖花開 國光劇團"開春.宴"好戲相聚
文化藝術 2021/3/25 下午 06:48:51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舞蹈空間創團35週年 獻演"火鳥.春之祭"歡慶
文化藝術 2024/4/19 下午 07:15:49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北時裝週AW24 "整裝.待發"文化奧運鳴槍起跑
服裝飾品 2024/4/19 下午 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