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塵囂"浮春之鄉" 80後李胤畫消失的銀廠溝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1/10/29 下午 09:59:26 / 文化藝術
大陸自改革開放與資訊網路普及之後,改變長期以來對外封閉情況,讓年輕一代的藝術創作者汲取更多的國際觀養份,青年油畫家李胤代表這一代的中國新浪潮潛在藝術工作者的典型。
|
中國成都青年油畫家李胤接受《鳳凰網》獨家專訪,背景為其作品〈石頭記3〉。(歸鴻亭攝影) |
不同於大部份以北京、上海指標性城市的當代年輕畫家,李胤在內地成都長大,中學、大學期間前往重慶讀美術學院,畢業之後依然回到成都邊教畫邊畫畫,他認為,「那裡比較適合我。」
還極年輕又帶點靦腆神情的李胤承認,在內陸資訊與人脈比較封閉,還是需要經常前往藝術氛圍強烈的沿海大城市走走,所以兩、三年來他在北京空間畫廊一連展出三次個展,但還是喜歡回到家鄉享受較寧靜的生活,來創作他的繪畫。
這次應索卡藝術中心邀請首次離開中國舉辦個展「浮春之鄉」,這位四川知名畫家周春芽入室弟子的李胤作品呈現的大部份是寫實的山旁溪邊,數人或戲水或閒坐,毫不花俏的顯現傳統中國民間的鄉野畫境。
|
李胤強調畫中山水只是對其中人際關係的陪襯,他想表現的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背景為其作品〈浮春之鄉〉。(歸鴻亭攝影) |
他表示,畫的就是四川的山川景色,「浮,幽遊的詩情畫意;春,稀釋的濃墨重彩;之,專屬的旁若無人;鄉,甜美的酣憩夢田。」浮春之鄉就是李胤以兒時與朋友嬉戲的銀廠溝為背景,溪水伴隨著彼此的笑聲,呈現了他內心最真誠的回音。
不過,李胤表示,真正他想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山水風景其實只是他畫中的陪襯。
在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之後,銀廠溝這一自然景區就消失了,兩座大山二合為一,兒時的記憶場景剎那消逝,當年的玩伴們也都各奔東西。80後的李胤在這樣的「失去」中,重新回到最初的起點,找到了自己最誠實的面貌。
「浮春之鄉─李胤個展」今日起至11月27日,在台北索卡藝術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