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興之時"2022圓桌武士會師"音樂會將登場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2/4/12 下午 05:00:18 / 文化藝術
每年春季,樂興之時皆舉辦「圓桌武士會師」音樂會,邀請歷代菁英團員以音樂齊聚一堂。今年「樂興圓桌武士」將呈現絃樂六重奏:一種在聲部平衡上本就不易處理的寫作方式。
 |
樂興之時團長江靖波說明今年舉辦「圓桌武士會師」音樂會內容。(歸鴻亭攝影) |
布拉姆斯的第1、第2號弦樂六重奏被廣泛認為是作曲家年青時期的代表作,他以當時罕見器樂組合: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兩把大提琴,為作品開啟了豐富的音色。當時布拉姆斯與女高音阿加特·馮·西博爾德(Agathe von Siebold)關係浪漫,第2號弦樂六重奏《作品36》更因此染上苦甜各半的色調。樂曲中一度散發出渴求與悲傷的訊息,最終仍然一掃低落情緒,迎來溫暖歡樂、燦爛光輝的結尾。
柴科夫斯基於晚年創作的《佛羅倫斯的回憶》,不僅寫出來自北國的作曲家對於南國氣候風土人情的熱情想望,更將其在這座城市得到的所有感受都鑲入作品骨幹之中,為音樂注入義大利明媚的陽光。樂曲中的六個聲部必須彼此獨立卻又互相交融,柴科夫斯基完成的作品平衡了這些對立的力量,而音樂家們必須以獨奏家的能量來演奏,使其音樂脈動張力強大且緊湊。
 |
江靖波與旅奧作曲家吳睿然以視訊對談。(歸鴻亭攝影) |
樂興之時團長江靖波表示,這次所要演出的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作品,樂曲本身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俄國共產革命、石油危機、各種金融風暴,從工業革命時期到如今元宇宙的擘拓,它們仍然存在,仍然被演奏並且被許多人所鍾愛。反過來看,如今要再度演奏這些作品的人們,當存更多的敬意,並確認自己秉持著純全的初衷。」
 |
笙演奏家黃朧逸與班多鈕演奏家吳詠隆示範演奏《深淵2021》片段。(歸鴻亭攝影) |
此次音樂會委託旅奧作曲家吳睿然創作的《深淵2021》,創作理念緊扣當前全球脈動,是一篇起自2020年底的無盡停滯,2021的動盪不安,終於2022年初戰火爆發的音樂紀實,以作曲家與台灣媒體《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的對談為底,透過音樂記錄下這一年多的生命歷程及複雜情緒。全曲以笙與班多鈕代表獨立個體,對比弦樂團代表的群體,記述著疾病的蔓延、疫苗的誕生與摸索,以及從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奮力嘶吼,到2021年港府頒布國安法強制噤聲,甚至2022年烏俄戰爭的爆發。
吳睿然以視訊指出,自己如同世界上許多人,都被持續性的動盪不安劇烈影響著,藉由這次的創作,除了將這些時日的感受轉化成作品外,也藉此提醒自己,要能和正處於戰爭、病痛的人們站在一起,就得勉勵自己不要也被恐懼吞噬。《深淵2021》特別由笙演奏家黃朧逸與班多鈕演奏家吳詠隆東西方樂器演奏,卻極為和諧。
 |
「圓桌武士會師」音樂會將於台北國家演奏廳登場。(歸鴻亭攝影) |
綜觀人類歷史長流,大規模的災難終會過去,而新局面也於焉開展。「樂興圓桌武士」秉持堅定的初心,堅守雋永藝術的文明堡壘,期盼透過音樂能帶給您一隅精神的淨土,將於4月17日下午於台北國家演奏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