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內容產業的多元發展-全國文化會議議題總整與政策建議系列報導之六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2/5/31 下午 01:57:27 / 文化藝術
高度原創與多元豐富的內容IP是文創產業的核心,根據資誠調查報告「2021全球與台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台灣媒體與娛樂產業市值達164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可達182億美元。政府如何協助業者開發具有市場性、國際性與商業性的作品與如何運作至為關鍵。從產業發展趨勢與國際競爭的角度,由四個面向分析並提出建議。包括人才教育面、資金環境面、產製面與通路面。
|
台灣各種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代表團報告中。(王伊文攝影) |
在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專家論壇中,由文化部邀請3位專家,夢想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家齊,台灣各種吧執行長蕭宇辰與師大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教授董澤平共同為「IP內容產業的多元發展」提出政策建議。
|
現場問答,自左至右為報告人蕭宇辰、師大教授董澤平、文化大學副教授柯舜智。(王伊文攝影) |
- 在人才教育面上,我們在高教研究上缺乏文創產業學門,使得文創發展與學術研究量能脫鉤。現行正規教育體系對產業認知不足導致學用落差過大。再加上缺乏文創專業學校,所以在基礎人才與專業高階人士培養不足。加上現行產業文創經紀人與各項專業服務缺口,使得創作端到市場商業端的路程艱困難行。產業創新育成匱乏,過於強調短期指標加上人才待遇偏低,以致投入動力不足。建議政府加速以下的政策擬定與修改:
- 建議由文化部提案跨部合作增設文創產業學門。
- 針對文創產業科系的學生訓練,能對接業界需求。
- 鼓勵大學開設產學合作實務,制定業界專家教師課程比例,培訓文創專業人才。
- 建議由文化部建立文創產業經紀人專業證照機制,協助業者制度化將創意作品效率化推行到市場。
- 鼓勵官方與產業所組的創新育成機構加入輔導文創內容IP產業,注重長遠的發展性。
- 在資金環境面上,我們面對外國強勢IP輸入,未有適當防禦政策。再加上政府補助相關政策法令繁瑣,各項審合標準不一,投融資單位對文創內容IP產業認識不足,所以資金申請困難。政府補助資金缺乏中長期連貫性支持,目前政策偏重初期開發,缺乏商業化與企業化的中長期挹注。公部門對採購的IP創作,缺乏後續的商業化與產業運用。對於政策的建議是:
- 優化現有資金相關辦法,讓產出IP內容更容易。針對不同產業與階段的團隊設定對應的機制和審查標準,補助部分應繼續強化各階段專家的積極輔導性協助。
- 建立適度內容IP保護政策法規,讓臺灣IP內容被看到。並訂定影視音媒體臺灣原創內容最低播映比例,保障臺灣原創IP通路曝光機會。
- 制定獎勵辦法創造實業使用臺灣原創IP的誘因。可制訂臺灣原創內容IP商業利用獎補助辦法與IP消費免稅扣抵額獎補助辦法,以鼓勵使用臺灣原創IP。
- 在內容產製上,缺乏上中下游產業鏈分工加值機制,補助政策過於重視短期績效指標。對政府的建議:
- 建立文化內容IP授權合作與資訊平臺,可以文策院現有媒合平臺為基礎,強化其功能,協助原創IP進行跨領域與跨產業的轉化,創造商業機會。
- 鼓勵內容產製業者優先使用臺灣原創IP,並提供相關獎勵補助。第三,參考日本經驗,協助組成我國<文化內容製作委員會>共創IP產值。
- 在市場通路面上,未建立IP落實應用制度,對國內外著作權保障不足。公部門標案多採價格標,未考慮優先採購臺灣IP,對於已採購之文化內容IP也沒進行商業再利用,導致鼓勵一再開發新IP現象但未能落實產業應用。對政府的建議:
- 每年度舉辦《臺灣原創內容IP授權大展》,整合政府各部門資源,舉行國際或海外與資金媒合會議。
- 建議成立<文化內容IP產業加速型委員會>協助IP跨領域與跨產業的運用與落實。
- 提供相關獎勵補助以鼓勵發行業者優先使用臺灣原創IP。
- 政府單位優先使用臺灣原創內容IP。第五,公部門擁有之IP,應檢討法規開放再利用,並定期檢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