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啟動跨領域學習3大方案 導入X-Class系統讓選課更有彈性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3/2/8 下午 06:46:34 / 文教活動
清華大學修讀雙主修、雙專長及跨領域學程的學生不少,該校校長高為元去年上任後,為了提升跨領域學習比率由25%到未來4年的80%目標,清啟動跨領域學習3大方案,鬆綁選課、學分採計及成績計算框架,鼓勵學生自主彈性學習。
 |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認為須擴大對學習的想像,更著重培養學生分析、整合、溝通、領導的能力。(王伊文攝影) |
高為元表示,學習不應只限於教室上課考試,多元知識與體驗相當重要,根據研究絕大多數的清大畢業生,認為在學校參與社團、競賽、實習、甚至於打工,都是學生時代最難忘也收穫最多的。因此他強調「我們必須擴大對學習的想像,更著重培養學生分析、整合、溝通、領導的能力。」他並以清大學生參加超級電腦大賽得到全球冠軍為例,團隊除了整合知識及多領域技術,還學習管理、公關、募款、商業模式、傳承與永續發展,這些都是未來人才需具備的能力。
 |
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指出清大營造更友善的跨領域學習環境。(王伊文攝影) |
清大教務長巫永賢說明,為了營造更友善的跨領域學習環境,啟發同學以不同面向看待事物,並以多元角度解決問,以培養未來領袖人才所需具備的特質,因此提出3大方案:
 |
X Class提案與推動者,自左至右為核工所研究生陳聿邦、巫勇賢、高為元與學生議會會長王致凱。(王伊文攝影) |
- 方案1 X-Class衝堂選課 - 只要其中一門課提供完善的非同步線上教學,學生即可不受時空限制,修習同時段的兩門課程。這個構想是由目前就讀核工所碩一生陳聿邦在大四時參加「與校長有約」的學校活動中提出來,當時他碰到衝堂的困擾,聽課堂老師分享加州理工學院允許學生同時休息同一時段兩門課,美國柏克萊加大、哈佛與普林斯敦等名校也有衝堂的選課機制,因此與清大學生議會的好友們討論後向學校共同提案。學生議會議長王志凱指出清大跨領域學習風氣盛,因時段衝堂無法選課容易打亂學習規劃,無法依循初階而後進階的學習。
疫情之後,許多課程提供錄影、助教協助等線上資源,因此校務會議去年底通過「同一時段可修兩門課」的提案,並在今年2月新學期導入「X-Class」跨領域多元學習系統,只要學生在選課系統裡看到「X-Class」標記,就代表授課老師能同時提供實體以及線上非同步教學,允許衝堂選課,不過考試還是以實體一同進行。不僅是大學部,研究所碩士博士班也會同時導入。他期待X-Class未來也能夠與台聯大(成員包括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共四所研究型大學)串聯,或是與清大密切交流的國外大學合作。
- 方案二 T分數標準化成績– 為了避免因為不同課程老師給分標準寬鬆差異過大, 從上學年開始推行全班得分分布的標準差與平均值計分的方式進行轉換成T分數,讓修習的科目不被GPA成績平均積點所綁架,反映實際成績排名實況也更公平,目前有56%的學系以T分數來評書卷獎。
- 方案三 微學分課程 - 過去的每門課多是2學分或3學分,「微學分」課程指的是小於1學分課程,如2小時的0.1學分課程、8小時的0.5學分課程,未來如工作坊、數位課程、業師分享、實習參訪、擔任志工等都可納入微學分課程,讓學分採計更具彈性。磨課師(MOOCs)等數位課程也將納入微學分採計。他說,數位課程不需要實體上課,需投入時數通常也比較短,選課時壓力比較小,更適合學生多方嘗試探索。目前清大共開74門磨課師課程,近期還成為教育部「數位深耕計畫」的中心學校之一,未來將與台聯大在太空、半導體、醫療與數位轉型等符合國家「核心戰略產業」領域開設21門採認學分的磨課師課程。
 |
與會清華大學師長們合影。(王伊文攝影) |
清華大學表示,現在不僅入學多元化,修習課程更加彈性,跨領域學習與實務參與變得更加重要,以培養未來人才多技能與智能及社會融合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