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之友協會成立為台灣病友謀福
新網記者邱榆蕙台北特稿
2011/12/19 下午 07:36:40 / 健檢抗老
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Parkinson Alliance of Taiwan,簡稱PAT)今日成立,首度為台灣的巴金森症病友提供一個全國性的資訊交流平台與互動園地。
|
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今日成立。(歸鴻亭攝影) |
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希望成立一個專屬巴金森症病友的全國性非營利病友協會,因此,號召成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期望為全台病友的健康與福祉而努力。
吳瑞美指出,巴金森症屬病程長的慢性疾病,不少患者因害怕突然發病無法控制行動而不敢出門,也擔心在末期需要家人長期照護,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狀況。
她說,在接觸眾多巴金森症病友後,深刻體認患者的無奈,因此希望集結更多相關醫護人員、病友和志工們的力量,為病友建造一個可信賴和互相鼓勵的園地。
今年55歲的陳廷國表示,33歲時出現症狀,曾看過中醫、試過針灸但都越嚴重,連起床都要花3、4個小時,治療10多年以上但藥效漸失,病情日漸嚴重,連行走都有困難。
他指出,2008年接受深腦刺激術治療(DBS)後,挑戰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並每天透過爬樓梯復健,一天2趟,每天10層樓,每趟要求在15分鐘內完成。
|
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希望成立一個專屬巴金森症病友的全國性非營利病友協會,號召成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歸鴻亭攝影) |
69歲的黃姓病友的妻子則表示,14年前在台大醫院經1年的評估判斷確定患病,曾因3次外出恐怖的經驗,使他逐漸減少出門的次數。
據流行病學調查,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指出,台灣有超過3萬人以上罹患此症,而健保資料庫顯示8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症狀而受治療。
他說明,一般而言,年輕型病程較緩慢,不易得到失智症,對藥物耐受性也較高,有些患者透過適當的調養十幾年一直是第2期或第3期。
但是多數病患服用藥物後的5至10年,須使用更高的藥量,甚至產生不自主的肢體扭動,造成生活能力下降。
戴春暉指出,當藥物無法控制時,會利用目前治療此症最有效且安全的深腦刺激術,能幫病患恢復行動力、降低50%至70%口服藥物劑量,減少低血壓或精神方面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