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潛進歷史" 台灣首度水下考古特展重現海上絲路


新網記者林榮芳台北特稿
2009/10/21 下午 07:10:14 / 民俗古蹟

 近年來全球水下文化日益受到世人重視,水下考古也再在凸顯了保護水下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為"潛進歷史"開幕典禮致詞。(林槑芳攝影)
 台灣首次以水下文化資產為主題的展覽「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將於10月21日至12月13日在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展出,文建會特別蒐集海內外多項珍貴實物及資料,希望為參觀民眾帶來益智且絕對新鮮、新奇的體驗。

 今日於十三行博物館舉行「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開幕儀式,文建會主委黃碧端、策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何傳坤以及多位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者專家均出席這場盛會。隨著鐵達尼號主題曲悠揚的樂聲中,所有與會貴賓逐一穿越水幕,手持金鑰匙開啟展場大門,象徵著台灣水下考古大業的啟動。

 水下文化資產是形塑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沉船、貨物,或是水下遺址中的一片殘片,都可經由考古、歷史學家的研究,重現當時的景象。台灣四面環海,與海洋的關係非常密切,無論是自然或是歷史因素,都曾發生許多船隻在台灣鄰近海域沉船的事故。澎湖海域周遭水下資產考古研究已達十年之久,除了研究沉船裡的古物外,也期待能發現其他水下遺址。

 為了保護這些文化資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通過「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明確規範水下文化資產就地保護、不應被商業開採、國際合作及教育推廣等原則,這個公約歷經8年由20個國家連署,在今年1月2日正式生效。文建會為落實提升公約中有關公眾對於水下文化資產重要性的意識,特別舉辦台灣首次的水下考古特展,除了展示水下考古的調查技術、遺址出水的遺物以及保存修護科學,更希望藉此傳達保護水下文化資產的正確觀念。

策展人何傅坤對陸上、水上考古皆有一番研究。(林槑芳攝影)
 黃碧端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台灣早在多年前就有國際合作水下考古的經驗,這次因『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的生效,提醒我們更該重視海洋遺跡的保護,並且發揮教育功能,也希望藉此機會將過去幾年水下考古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展覽內容一共分為「沉没水下的文化資產」、「水下考古」、「沉船遺址」、「出水遺物保存修護」、「台灣水下的重要文化資產」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保護」六大主題,展場規劃以海洋意象為主,引領觀眾走進虛擬海底世界,並透過虛擬、互動的有趣手法深入淺出的介紹水下考古的範疇。

 另外,現場亦播放台灣水下考古調查紀錄影片,讓民眾了解這幾年台灣在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努力及成果,一窺水下考古的神奇。何傅坤提到:「海下文化資源的潛力夠大,目前在澎湖海域的研究已經打下很扎實的基礎,這次呈現的只是計劃中的第一個部分,後面還有3年的計畫,未來將會更精彩。」

 展覽除了一般出水文物常見的瓷器、貨幣、古文物等,更包括了4萬年前的德氏水牛、古羚齒象、四不像麋鹿等台灣陸橋動物群化石,也再次證明台海兩岸約1萬到4萬年前曾相連在一起。何傅坤表示:「好幾次的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改變,原本生存在台灣陸橋的動物群因此滅亡形成化石,這批動物化石對氣候變遷、動物遷徙研究有相當大的幫助,因此也一併展出讓大家有更多了解。」

 十三行博物館為了這次特展,還請到裝置藝術家楊春森在入口馬路旁製作了「浮現」的藝術創作,以古戰船殘片浮現於水面為主題,與展場內的水下考古相互呼應。

 「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讓民眾對於水下文化資產有初步的認識,水下遺址與文物在考古學家的發掘下,重現台灣海上絲路的繁榮面貌,希望透過此特展激發國人保護水下文化資產的共鳴,也為台灣水下考古研究邁入下一個里程碑。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民俗古蹟
專題:林榮芳 日期:2009/10/21 下午 07:10:14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林榮芳報導
林榮芳報導列表
行行出狀元 51名勞工獲全國模範殊榮
人權社會 2010/4/29 下午 11:26:51
花博花藝結盟 共創花壇盛事
花木園藝 2010/4/29 下午 11:00:12
寇乃馨自曝"家事白痴" 寇媽曾擔心婚後被嫌棄
演藝動態 2010/4/29 下午 06:56: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臺大醫院腹膜透析一甲子 開創"居家透析"新未來
醫療保健 2024/12/17 下午 04:03:04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技職榮耀永續傳承-2024年第20屆技職之光今頒獎
教育學程 2024/12/20 下午 0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