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災區嘉義縣來吉村 鄒族爭取遷居152林班地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2/4 上午 11:53:26 / 人權社會
八八水災嘉義縣土石流災情最慘重的來吉村,在災後九百多天,永久屋重建進度牛步化,引起當地居民憤怒,今日北上在監察院前抗議。
 |
八八災區嘉義縣來吉村鄒族村民今日前往監察院陳情爭取遷居152林班地。(歸鴻亭攝影) |
來吉村村長陳有福表示,災後來吉部落鄒族同胞決意要遷居的地點152林班地,嘉義縣政府至今還在初期可行性評估的水保審查階段,鄒族遭遇史上最嚴重的政府無感覺行政作業。
陳有福說,重建條例將在八月份走入歷史,嘉義縣政府是否打算讓來吉村鄒族同胞遷居152林班地的決定,在社會的無感之下,無聲無息地走入歷史,讓他們永遠等不到棲身之所。
他指出,這三年來來吉村民的數十公頃稻田耕地流失、堤防全部沖毀,甚至河床上升20公尺,已與部落一、二鄰房舍基地等高,上游尚有龐大的土石流料源,只要再一場大雨隨時有可能沖下,已來被列為「安全堪虞」區域。
 |
鄒族耆老汪明輝出面為鄒族子民向政府請命。(歸鴻亭攝影) |
但是,阿里山鄉沒有就地避災設施,依據災害防治法的規定,每逢汛期颱風,要強制執行避災工作,三百多名部落族人在三更半夜滂沱大雨中從床上被拉起,攜老扶幼連滾帶爬,大包小包狼狽不堪的被攆上車,撤到兩個半小時車程的中庄營區及朴子配天宮。
陳有福指出,軍警經常兇狠咒罵:「叫你們不要住在山上就是不聽,浪費國家資源」。舟車勞頓地撤出,在營區呆三、五天,族人說:「很丟臉,中庄營區附近的人看到我們都說,啊又來給政府養了喔。」
事實上,152林班地是鄒族祖先居住過的地方,是鄒族傳統領域,他們爭取遷居此地,但由於嘉義縣政府的無感行政作業,三年來,開了數十次各種專案會議、審查會議,以各種莫須有的因素阻攔,在這些因素排除後,今年二月份才進入水保審查階段,導致這三年來,來吉部落村民經歷了五次大規模撤村,居民苦不堪言。
 |
來吉村村長陳有福訴說鄒族村民三年多來在災後的痛苦心情。(歸鴻亭攝影) |
鄒族耆老汪明輝則表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十條之一,人民有居住遷徙的自由、之二,維護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加上與原住民基本法的精神,參酌《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安置用地勘選變更利用及重建住宅分配辦法》與《行政程序法》第九條的行政程序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等規定,來吉自救會將列舉嘉義縣政府違法失職之處,向監察院提出彈劾。
汪明輝說,將請監察院調查嘉義縣政府不尊重原住民族意願、不遵行相關法令規範,過程中有無行政疏失,並促其改善,盡速完成辦理災民安置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