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好美 電影發現 "電影遊程之旅"
新網記者艾麗絲台北特稿
2009/10/29 下午 11:22:07 / 演藝動態
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觀光傳播局共同舉辦「電影遊程之旅」活動,今日從台北市政府出發,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帶領媒體朋友們進入台北的電影世界。
 |
"艋舺"製片李烈現場導覽該片主要拍攝場地"剝皮寮"。(傅祈惠攝影) |
活動邀請到市長郝龍斌與電影《聽說》監製焦雄屏、導演鄭芬芬、《艋舺》製片李烈、《第36個故事》導演蕭雅全等人對談,期盼藉由電影、偶像劇、音樂等故事或影像的鋪陳介紹台北的動人與美麗,吸引更多遊客到台北觀光旅遊。
「電影遊程之旅」從台北市政府東門出發,行經台北101、新光三越香榭大道、二二八和平公園、西門町、紅樓劇場、剝皮寮、富錦街「朵兒咖啡館」等電影拍攝景點,並規劃推出電影遊程。
今天更由《艋舺》製片李烈帶領記者朋友們現場導覽,走訪該片主要拍攝場地「剝皮寮」。李烈表示,現場的店家佈置,都是先經過田野調查,根據當年的真實情形重新搭設。例如場景之一的藥局賣的都是當年才有的藥品,服裝上也是吸收80年代的風格,希望能藉此帶領大家感受艋舺過去的輝煌時刻。
影委會指出,「剝皮寮歷史街區」是台北市文化局修復的古蹟建築,正舉辦「剝皮寮藝條通」特展以及電影《艋舺》的幾個主要場景都在此地搭設,8月底開放參觀至今已吸引了7萬人次(71,985人)以上的參觀人潮。
台北市文化局也表示,未來會依電影佈景重新搭建剝皮寮,保留電影拍攝場景外,也希望能將剝皮寮定義為藝文特區,結合民間藝文工作室及商圈。以剝皮寮為核心點發散至其他鄰近地區,達到都市更新效應。
 |
台北市長郝龍斌在"朵兒咖啡館"與電影人一起歡聚。(艾麗絲攝影) |
關於剝皮寮由來,目前經過考察證實的說法有兩種。第一為因為當時住在剝皮寮的居民,工作多為剝樹皮,因為將樹皮剝掉的樹木才能發揮用途,成為建材,故有此地名。第二則是據說剝皮寮為日文發音所翻譯而來的地名。
活動當天雖為非假日,但依然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觀。黃太太表示,他是經由網路上其他媽媽的分享,所以特地帶小朋友來走走。他對於未來會依電影場景重新搭建剝皮寮表示非常贊成,並也非常期待《艋舺》的上映。
離開剝皮寮後,「電影遊程之旅」來到另一個台北市北區新興電影的旅遊景點「朵兒咖啡館」。該地是觀光傳播局城市行銷影片《第36個故事》的主要場景,邀請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擔任電影監製、蕭雅全導演,由桂綸鎂飾演咖啡館的主人朵兒。全片在台北市取景,入境場景包括咖啡館座落的民生社區、美麗華摩天輪、通化街夜市、台北101跨年煙火、信義商圈、陽金公路、竹子湖海芋、台北市立動物園等,透過鏡頭,呈現城市動人的片段及溫暖。
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於「朵兒咖啡館」中頒發「行銷台北市傑出貢獻獎」予《聽說》監製焦雄屏。郝市長說,該片不只國內票房成績亮眼,聽說日本、香港等國外版權也已經高價賣出,不久的將來將有更多的國外人士將會看到台北市美麗、浪漫的人文風貌,目前已成功吸引香港旅行社以《聽說》做為旅遊主題來台北旅遊,這部影片是今年電影帶動觀光產業的最佳範例,也為行銷台北作了最佳貢獻。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表示,希望能集結專業人才,協助國內外團隊申請台北市拍攝場地,以及取得政府部門等各類服務,讓台北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成為國際級的拍攝地點。郝市長也說,市府除了會提供經濟上的電影拍攝補助方案外,在行政上更會不計代價的盡全力幫忙。未來希望能藉由電影,提高台北市的觀光吸引力,讓更多國內外旅客體驗台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