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台灣博物館 一起找尋"那些年的故事"
新網記者陳慧如台北特稿
2012/2/24 下午 07:02:50 / 經史子集
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文建會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合辦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展,即日起至4月15日止在臺灣博物館展出,並以「數位時光機-那些年的故事」為主題特展。
 |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親身體驗數位互動裝置。(陳慧如攝影) |
今日於該館舉行開幕記者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張清風、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文建會處長方芝絮及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皆與會共襄盛舉。現場更請到紀錄片《阿爸》的導演洪榮良,分享他眼中的父親洪一峰,及其創作背後的動人故事。
計劃主持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表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是國家21世紀基礎建設工程,今年已經是10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內容含括了百年來臺灣經歷過的生活點滴,希望能保留火種、發揚光大。
 |
民眾透過數位互動裝置找回歷史記憶。(陳慧如攝影)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張清風指出,「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希望透過跨部會的努力,能繼續邁向數位產業。
蕭宗煌致詞時介紹場內特展,說明共規劃為「台北天空」、「文化族群」及「生活娛樂」三大主題。
他說,在「台北天空」的展區,民眾可看到數位典藏資源,例如「雪的台北1901」,講述第一位打破傳統纏足陋習的婢女,如何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飛翔少年」描繪台灣少年想要飛行於青空上的夢想;「文化族群」展區,主要以數位遊戲和數位互動裝置,展出原住民、客家庄和大陳島居民,各個不同族群間,相異的宗教儀典和生活文化;「生活娛樂」展區,可見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影音作品,例如60年代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吳鳳》、布袋戲表演者李天祿一生的故事、當代文學家余光中的手稿影像,以及歌手洪一峰的經典曲目。
 |
導覽人員介紹客家庄裡的文化資產。(陳慧如攝影) |
洪一峰之子洪榮良表示,他的父親是一個不擅言詞的人,所以便透過歌詞及音樂旋律來表達情感。在洪榮良眼中,洪一峰致力於傳承歌唱文化的精神,還有他對於歌唱事業的看重,讓洪榮良覺得父親不是一個歌星,而是一位藝術家,他很感謝能夠藉由這次的展覽,重現洪一峰歌曲裡綿綿不絕的真摯情感,讓後世的人有實質管道能夠去懷念。
「數位時光機-那些年的故事」除了呈現不平凡人事物的珍貴影像和聲音外,展覽期間,進場參觀的民眾,只要回填問卷,還可得到主辦單位致贈的典藏創意小禮品一份;另外,第1,000位入場的民眾,及之後累積每千位,均可獲得精美禮品。
這次特展亦與「活動情報第一站─Citytalk城市通」合作舉辦網路有獎問答,活動詳情請上
「數位時光機-那些年的故事」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