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偉寧:不樂見教師工會有罷教權 同意推動教師評鑑
新網記者王汝聰台北特稿
2012/3/1 下午 06:26:03 / 文教活動
教育部長蔣偉寧就任滿月後今天首次與媒體茶敘時,主動表示將振興師道典範,達到典範移轉的效果。
 |
媒體詢問蔣偉寧,就任教育部長後子女對於教育的期待,蔣偉寧表示小兒子很期待能早日用平板電腦進行數位教學,令人莞爾。(王汝聰攝影) |
鳳凰網記者詢問蔣偉寧對於教師工會一旦行使罷教權的態度,蔣偉寧表示,不樂見教師工會行使罷教權,因為這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他也明確指出,將推動中小學教師的教師評鑑;至於記者詢問的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蔣偉寧緩頰表示,不理想的教師透過評鑑機制輔導之後也有改進的可能,對於學生受教的品質也能有所確保。
有媒體詢問教師究竟是職業抑或志業?蔣偉寧委婉表示,教師團體要求釐清權利義務是好的,但是教育工作者較像是「自由業」,老師即使下班之後,往往還負有和家長學生連絡等責任,很難律定教師的工作時間是從幾點到幾點。
蔣偉寧今天同時透露,行政院長陳冲今日在院會中同時指示加強產業與教育之間的互動。他表示,總統參選時即將打造台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的重鎮列為政見之一。就他觀察台灣等教育的品質,在全球評比中有相當的品質及等級,目前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能量,也有形成產業向外輸出的可能性。蔣偉寧特別提及全球目前風行的華語文學習熱潮,如果能結合台灣的數位學習機制,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下午率教育部一級主管與媒體進行茶敘,暢談未來兩年的施政藍圖。幕僚單位特別以「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培育國際競爭力人才」為施政願景,並列出幼托整合、十二年國教、振興師道與品德教育、強化弱勢扶助、打造東亞高教重鎮、建構終身學習社會、推動全民運動及提昇教育人力素質並培育國際級人才等八項,列為今後兩年的施政主軸。
蔣偉寧特別強調,自己到教育部服務是推動「進化」(evolution)而非搞革命(revolution),因為教育部是個成熟穩健的組織,未來各項施政仍將持續推動。在八項施政主軸中,蔣偉寧承認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是最大的挑戰。面對各方面的擔憂質疑,蔣偉寧承諾將在最短期間,帶領教育部推出獲得最多人支持的教改方案。
有媒體質疑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名額被明星學校普遍懷疑公平性,蔣偉寧表示考試對考場的勝利者是公平的,但是考試也造成其他無法憑考試證明能力的學生的痛苦,十二年國民教育就是企圖推出價值更多元、提供更多舞台供學生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他承諾會推出公平、可受驗證的多元入學管道,讓家長及學生都能安心。
「我們將全面強化對弱勢學子的扶助」,蔣偉寧指出,他到部之後發現教育部同仁對於扶助弱勢學子已做了不少事,也投入了相當可觀的資源。未來他將與同仁全面檢視這部份的業務,希望能更加落實對弱勢學子的扶助,「做出口碑來」。
蔣偉寧並提到,不少私人機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事,教育部身為政府機關,投入這麼多資源,更要做出相當成績出來。他不諱言目前確實存在社經背景較佳家庭子弟集中在國立大學、較弱勢家庭子弟較多人就讀私立大學的情形,希望未來各級學校輔導系統對於學生的升學輔導更能落實,讓教育依舊能發揮協助弱勢學子脫離貧窮的作用。
「我希望教育部同仁未來做每件事情都能退一步思考,過去這麼做的,未來不一定這麼做」,蔣偉寧承認教育部的業務及責任確實龐大深遠,會努力地與同仁逐項檢視,在未來兩年中達成所宣示的教育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