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發表"勇渡藍海" 紀錄百年漁業發展重要歷程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2/8/21 下午 03:18:23 / 電子政府
臺灣以漁業為主題的歷史紀錄片,過去付之闕如,現在一部記錄臺灣漁業發展一百年的紀錄片終於完成。
 |
農委會漁業署今日舉辦《勇渡藍海》紀錄片發表會。(歸鴻亭攝影) |
農委會漁業署今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發表紀錄片《勇渡藍海》,詳細紀錄包括1950到1980年我國如何突破養殖技術瓶頸、1955年我國朝向遠洋漁業發展、1970年代初期大型魷釣業興起、1990到2000年我國逐漸轉型為海水養殖等產業重要歷程。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為了讓民眾認識臺灣農業在過去一百年以來的發展歷史,農委會分別以農業、林業、漁業、畜牧、農田水利為題製作「耕耘臺灣 農業全印象」5部系列紀錄片,希望藉由影像來回顧臺灣農業一百年以來的變化,讓民眾能瞭解屬於這片土地的農漁業發展與農漁民奮鬥的故事,以感念前人對臺灣農業所做的努力,並續孕下個一百年發展的動力。漁業署負責監製紀錄片《勇渡藍海》,讓民眾瞭解臺灣一百年來的漁業發展過程及漁民奮鬥的足跡。
陳保基說,透過這部紀錄片可以深入了解台灣漁業發展史,特別是台灣遠洋漁業的發展,這麼小的國家可以在三大洋的捕撈有重要地位,船隊也受到全球的重視,值得一看。
他指出,為了讓民眾親近觀賞,紀錄片內容架構主要以虛擬的漁村小人物故事情節,介紹「臺灣海洋漁業」及「臺灣養殖漁業」,透過鏡頭,一窺漁民如何面對挑戰、力拼突破,展現不凡的智慧與創新,打造遍及世界三大洋的遠洋船隊及擁用高技術的養殖王國。
漁業署表示,《勇渡藍海》紀錄片已正式發行,有興趣的民眾可上
漁業署網站漁業虛擬影音網點選觀賞,該紀錄片含紙本小冊子DVD精裝版,每套新臺幣300元,已限量於政府出版品展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