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麗華帶領泰武國小再生奇蹟-重建國境之南之二
新網記者麻念台屏東泰武特稿
2012/9/19 下午 11:19:05 / 教育學程
位於屏東縣泰武鄉的泰武國小,是全縣最靠近排灣族聖山北大武山的小學,原來包括20名附設幼稚園孩童在內,全校學童只有60多人。
|
屏東縣泰武國小校長伍麗華,親眼看莫拉克颱風摧毀這所學校,也親手把它重建起來。(歸鴻亭攝影) |
一位自稱菜鳥校長的伍麗華,2009年8月1日到泰武國小報到上班第一天,校長寶座還沒坐熱,8月8日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豪雨摧毀了這所迷你小學,她的教學工作成了救災工作。
伍麗華說,這所在海拔約750公尺學校的泰武村和佳興村排灣族孩子們,在自然環境與傳統文化孕育下,擁有的兩大文化資產是木雕與歌謠。
她說,日治時期便以木雕創作享有盛名,泰武國小木雕隊頗富盛名;近年則有一位老師查馬克帶著孩子傳唱當地的排灣歌謠,成立的古謠傳唱隊甚至唱到國外。
|
泰武國小的孩子們隆重歡迎賓客蒞校參觀。(歸鴻亭攝影) |
莫拉克颱風摧毀了他們的部落與校舍,伍麗華指出,她開始帶著這些孩子,在離開泰武鄉3公里多的萬巒重建新部落與新校區,2011年9月成為全台第一座重建完成的小學,也是屏東縣第一座結合屋頂即為太陽能板的學校。
現在,每次有賓客前來重新落成的泰武國小參觀,伍麗華都會依傳統禮儀率領學生穿著部落服飾,在校門口燃起烽火,並由學生分別介紹他們浴水重生的新學校。
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主任秘書張恒裕表示,泰武國小的重建地點前前後後更改過6次,伍麗華與營造團隊重新打造出結合排灣文化的校園,小朋友們歷經一個多學期寄人籬下的校園生活,終於有了一座屬於自己的學校。
|
泰武國小學生導覽說明,背後是具有排灣特色的新校舍。(歸鴻亭攝影) |
伍麗華特別強調,泰武國小不應只是重建的希望小學,而是成立一個具有排灣族民族特色的小學,國小內建有傳統石板屋,是學生的文化教室,在石板屋內學習族語及傳統文化;而對未來屋頂即為太陽能板的環境,捐款援建的明碁友達建置的太陽能板採用的電池為目前全世界轉換功率最高的電池,校園內總發電量預估一年可達8萬8千多度電,每月可有大約6萬元的賣電收入。
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簡任秘書張茂林對重建這所學校的校長伍麗華評價很高,他說,要能有智慧、有自信心,還要有韌性,才能使從無到有的重建工作順利推動;要讓原住民放棄原有的原鄉觀念配合,更必須擁有協調溝通的能力,伍麗華具備這樣的特質。
這所歷經劫難再生保留傳統排灣族文化的原住民小學,又擁有極具環保概念的綠色校園,目前已經有133位學生繼續在這裡求學,無庸置疑是莫拉克重建歷史中成功的一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