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咖啡與來義山芋-重建國境之南之三
新網記者麻念台屏東來義特稿
2012/9/20 下午 10:38:53 / 產業經濟
對於國境南方的偏遠鄉村,歷經3年前莫拉克颱風橫掃後,行政院重建會及原民會透過一鄉一產業來再造地方。
|
前往泰武遊客品嚐當地的咖啡。(歸鴻亭攝影) |
位於大武山的泰武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土壤及雨量三大缺一不可的咖啡種植條件,擁有博士學位的茂泰行銷負責人華偉傑表示,平均種植在海拔750至1350公尺的阿拉比卡,栽種過程採用自然農法,並以人工採收的咖啡,已經開始打入國內市場。
華偉傑強調,泰武地區90%的在地民眾在種植咖啡;他以全球化的思維、在地化的做法,成立咖啡產銷班來行銷,已經有近20家咖啡農戶獲得有機轉型期驗證的肯定,為全台有機咖啡最大生產量的咖啡產區。
他說,特別以高國興與唐秋雲夫婦經營北大武山休閒農場所生產有機的地穀倉咖啡為例,搭配各種蔬果及農作物等多元化周邊觀光旅遊資源,讓遊客體驗,更為貼近農村生活,嚐試全新生活體驗。
|
來義鄉種植的山芋非常需要人工的照料。(歸鴻亭攝影) |
泰武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郭茂源指出,泰武鄉定調為發展咖啡生產的原鄉,希望公部門給予經費、人才、技術方面的相關協助,推動項目包括咖啡廊道、咖啡加工廠、集貨場規劃、培育咖啡導覽人才等,期盼政府輔導一鄉一產業的計劃,協助泰武行銷原鄉特色產業走出自己的特色。
在泰武南鄰多為排灣族居住的原住民部落的來義鄉,鄉民傳統多數種植農作物維生,以地方特產山芋為主,莫拉克颱風橫掃後,來義鄉公所提出了山芋文化的調查、山芋的種植及周邊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成立產銷班協助及輔導鄉民種植山芋,鄉民們運用巧思及手工製作,產品包括芋頭酥、芋頭麵包及芋頭冰棒等,讓山芋能更廣泛的運用在生活中,並成為來義鄉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品。
來義鄉鄉長廖志強說明,山芋是排灣族最重要的傳統作物之一,日常生活中食用山芋的方式與種類眾多,為鄉民重要的農特產品,極適合烹煮,也可做成芋頭乾、長粽等加工品,88災後要開發出「相芋在來義」的農特產業,配合行銷帶動鄉里的發展。
|
來義鄉文物館策展員莊智玲介紹,前來的貴賓都要請喝小米酒表示歡迎。(歸鴻亭攝影) |
來義鄉產業經濟推動委員會執行長尤振成則表達,在地傳統文化一直維持得相當良好,產銷班與來義鄉公所配合,和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研發以山芋原料製作的各項保養品,也將替當地的發展打出另一條活路。
不過,該鄉文物館策展員莊智玲與鄉公所農觀課課長曹慧英對於許多新來義永久屋居民目前沒有農用地,不是每位居民都可以有田可以種植山芋,必須遷戶籍才能獲配耕地,則有待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