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廷發言違反立院議事規則? 推動國會聽證法制改革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2/12/7 下午 01:05:06 / 電子政府
清大學生陳為廷日前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批評教育部長蔣偉寧偽善、滿口謊言,並要求道歉,引發爭議一事,民進黨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表示,外界認為受邀公民發言違反議事文化、有損國會尊嚴,其實與公民身分無關,與民主制度有關。
 |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表示,陳為廷發言事件外界認為受邀公民發言違反議事文化、有損國會尊嚴,其實與公民身分無關,與民主制度有關。(歸鴻亭攝影) |
林佳龍今日在立法院召開「沒有資訊就沒有民主」記者會,邀請立委尤美女、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蘇彥圖、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顧忠華,針對國會缺乏完備的質詢、文件調閱、公聽會制度發表看法。
國會調查權是民主國家國會行使權力的重要輔助權力,林佳龍指出,現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有關國會調查權的規定過於簡陋,欠缺民主國家國會在這方面該有的基本配備,立法院長王金平已初步徵詢朝野黨團的看法,不能限縮立法院包括院會、委員會或立委個人職權的行使,在這個原則與大方向下,會支持王金平出面整合。
 |
林佳龍指出,現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有關國會調查權的規定過於簡陋,欠缺民主國家國會在這方面該有的基本配備。(歸鴻亭攝影) |
對公聽會部份,林佳龍表示,我國立院的公聽會除了名稱相同,實際的性質、功能與運作方式都與民主國家的國會聽證制度相去甚遠,無法發揮國會獲取資訊的功能,因此他提案修法,要求受邀出席公聽會的人員如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答覆問題及提供資料,否則將處以10萬元以下罰鍰,讓國會調查權得以落實。
尤美女則說,國會基於監督與制衡行政部門的目的,本來就被賦予一定的調查權,但在立法院實務運作中卻被嚴重弱化,用來獲取資訊的公聽會往往流於形式,因此有必要透過修法來強化,讓公聽會更貼近民主國家的聽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