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2012郭弘坤個展 "海島風情畫"融合多元文化風格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2/12/15 下午 10:20:51 / 文化藝術

 文化潛在於生活之中,只消認同它的價值,珍視它的存在。即便留洋喝了所謂的「洋墨水」,郭弘坤卻說,藝術創作應是為自己的文化貢獻;就這樣,今日起至2013年1月12日在大趨勢畫廊展出的郭弘坤「海島風情畫」個展,為自己說出了明確的開場白。

郭弘坤「海島風情畫」個展作品《日正》。(范詩敏攝影)
 至於何以用「海島」為名,郭弘坤表示,我們的島遍佈著機動性的變革狀態,海島文化要如何具備完整的價值樣貌,應當在創作的過程中被逐一的描繪出來,經過環境操演磨練之後,最後餘留下的思想資產,成為了臺灣特有海島文化精髓。

 他說,面臨的狀況是:清楚的把它以口語式表達、以美好完整的正向意圖、極力免除嘲諷的問號觀點、描寫海島文化。

 臺灣海島的地理環境與文化背景在全球化的步伐中,融合了多元文化的風格,並且面對國際商業生產、消費社會、新興媒體、數位網絡在高度流速的當下,它所激發、釋放的,正是人的跨界想像力以及價值翻新的再造;而藝術家對於日常生活環境的創作,是緣於對自身文化的真實親近。他又說,生活在汲汲營生的土地上,自然感受到無限量的機動變革。但文化的形成是真實的存在著,並且不斷演進著。

 郭弘坤指出,海島的地理環境對多元的文化刺激特別敏感,比如從休閒產業中時興的:日式和風、峇里島、歐美風情的擬境生活與商業休閒享受就可看出來,與其四不像地模擬他人風格,卻還不如親身實地的感受我們自身已擁有的,更能得到軟硬體的裡外真實享受。

 他指出,臺灣的建築有一種「增加」的概念,比如隨時看見舊事房屋外顯的管線、房屋加蓋、鄉野間的工廠等等,將這些臺灣的特殊景觀加以轉化後,成為另一種形式,呈現在觀者眼前。

 郭弘坤的作品中,不特意強調「空間」的存在,他為了免除畫理上筆觸的情感寫實,所以,採取網版單版印畫為創作手法,只讓2D的天際與建築體地平線產生空間推移,增加更多的空間抽象概念。

 因為藝術家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情感並不是私人情感,而是為了讓觀者接受和理解的「社會化」情感,所以,作品和觀者之間產生的是一種「想像性」的創造。

 而這種「想像性」經驗,是在作品中不能發現的東西,它是觀者將已儲存的過去經驗和想像力注入到作品中而獲取的。所以,從藝術品裡得到的「想像性」經驗是藝術家放在那裡的,我們隨身帶著自己的想像力,就能發現想像力所揭示的東西。由此可見,不論藝術家表現的或是觀者所見的都是總體性活動的「想像性」經驗。

郭弘坤「海島風情畫」個展另一幅作品《豔日》。(范詩敏攝影)
 「想像」是建構於一段被經歷過的時間所積累的概念,透過創作藝術家試圖喚起藝術品與觀者之間一種「傳遞」的介質,巴瑞歐(Nicolas Bourriaud)說:沒有「傳遞」的話,藝術品就是一個死掉的物體。這個「傳遞」的概念讓一種接近對話的正式混亂進入美學領域;它否定一個特定「藝術空間」的存在,而引起一個永遠未完整的推論以及一個永遠無法滿足的擴散欲望,所以,杜象(Marcel Duchamp)說「是觀眾把畫做出來」。

 這次個展系列作品,畫面上刻意去除的筆觸肌理,只用地平線些微指出遠近的差異,這樣的手法,其實是為了建立觀者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

 比方說,巴瑞歐在「關係美學」中指出,藝術作品不只是再現空間文化,而是對人類之間的互動和社會脈絡加以關注,展現其美學、文化、政治目的及其社會性,形塑一個具有社會性的模型或場域,並藉以傳遞社會現實,允許觀者一同建立,不受外部資本主義與消費邏輯控制的生產領域,以逃離商品價值,進而尋求消費之外的連繫。

 線面與建築、畫面與地景的社會學,郭弘坤探究的海島文化交融塑形,擺脫錯綜的歷史雛形,回歸生活純粹的文化意義,從高空佐日光一起,瞥見海島美的心定義。

 郭弘坤,1967年出生於臺北市,1996年義大利國立羅馬藝術學院畢業,2000年回臺生活創作。探究海島文化的郭弘坤,觀察海島機動性變革,描繪海島多元的樣貌,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掘那些視而不見的美與價值。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范詩敏 日期:2012/12/15 下午 10:20:51
關鍵字:郭弘坤,海島,風情畫,大趨勢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范詩敏報導
范詩敏報導列表
"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探索旅行各種方式
文化藝術 2013/12/27 下午 08:31:2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