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醫糾民眾求真相 行政院醫糾草案卻沒回應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2/12/25 下午 08:20:54 / 人權社會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日針對行政院日前將《醫糾處理與補償法》草案,強制規定醫療糾紛必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一事舉辦記者會,醫改會認為,必須先有真相才能進行調解,呼籲立委必須明訂行政調查及快速簡易的專業鑑定程序作為調解的先行條件。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梅君針對醫糾病家及縣市衛生局2項電訪調查的結果中發現,醫糾民眾最希望的就是了解真想和要求道歉,其次才是賠償。(歸鴻亭攝影)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在醫改會針對醫糾病家及縣市衛生局2項電訪調查的結果中發現,醫糾民眾最希望的就是了解真想和要求道歉,其次才是賠償,《醫糾處理與補償法》草案減少醫療糾紛訴訟的程序,卻沒有奠基在查明「真相」的基礎上,沒有回應民眾重視「還原真相」的呼聲,空有調解形式,對家屬來說沒有意義。

 劉梅君批評,目前補償法的補償財源沒有著落、額度又不確定,實施的日期更是遙遙無期,行政院推出的「新」草案和現行各地已有的調處作法大同小異,對醫糾民眾來說只是一張「芭樂票」。

醫改會認為民眾不信任衛生局的原因包括擔心衛生局效率不佳影響提告權,以及衛生局對醫糾民眾的處理態度不佳。(歸鴻亭攝影)
 醫改會今年10月針對近1年遭受醫糾傷害的求助民眾進行調查發現,7成醫糾民眾沒去申請衛生局調解,其中有5成以上民眾對衛生局的調解不信任,劉梅君表示,民眾不信任衛生局的原因包括擔心衛生局效率不佳影響提告權,以及衛生局對醫糾民眾的處理態度不佳。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表示,在行政院的醫糾草案中,沒有規定衛生局在第一時間進行行政調查保全病歷證據,也沒要求調解前案件須經由專家初步鑑定評析,呼籲立委參考德國模式建立「醫療鑑定調解會」,將調查、鑑定、調解的3和1機制入法,為醫病雙方解套。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人權社會
專題:吳岱穎 日期:2012/12/25 下午 08:20:54
關鍵字:醫改會,醫療糾紛,鑑定調解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吳岱穎報導
吳岱穎報導列表
覃志剛來臺首次大型書畫展 展現深厚筆墨功力
文化藝術 2013/10/5 下午 07:43:57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
"百年原殤"全片首映會讓百年記憶不再被遺忘
演藝動態 2025/4/2 下午 07:35:15
全新改編"情人哏裡出西施"古裝音樂劇開賣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7: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