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紀念楊逵120歲冥誕 出版"新編楊逵全集"首部"戲劇集"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5/10/17 下午 06:33:03 / 經史子集

 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主編、印刻文學出版的《新編楊逵全集》系列新書,首部《戲劇集》將於2025年10月率先上市,發表會特別選在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日,也是臺文館創立之日、也是楊逵先生10月18日120歲冥誕的前夕舉行,寓意深遠。新編全集共18冊預計於2026年10月完整出版,希為楊逵文學研究暨臺灣新文學運動史書寫增加深度,並開展與大眾對話的閱讀平台。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說明《新編楊逵全集》是經典臺灣文學作品的傳承。(歸鴻亭攝影)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新編楊逵全集》是經典臺灣文學作品的傳承,也是對於現代讀者的回應與召喚,更是受贈文物典藏的公共化。原版《楊逵全集》是一套14冊的巨作,1998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與指導,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執行完成。2003年國立臺灣文學館成立後,則續接手負責管理與運用推廣。經歷近30年,隨著時代推進、史料新發現與社會的需求,臺文館委託印刻文學專業出版團隊重新編校《新編楊逵全集》,由長期研究楊逵的學者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黃惠禎擔任總主編,集結包括楊翠、魏貽君、邱若山、邱貴芬、周馥儀、朱宥勳等學者、作家參與編輯委員會,並邀請楊逵研究先驅的日本學者河原功擔任日文卷主編,另有譯者葛浩文、林麗君、黃意雯等加入,以原版本為基礎,補充未曾收錄的文獻與資料,並重新整理、譯注、導讀,預計以近2年的時間編纂及分階段推出計18冊,未來也將以數位方式流通,希望賦予經典作品現代性,且更易閱讀與流傳。

楊逵孫女楊翠介紹《新編楊逵全集》出版內容。(歸鴻亭攝影)
 《新編楊逵全集》發表會中,楊逵家屬代表楊翠表達了對各方協助與支援的深切感謝,讓新編楊逵全集計畫得以啟動並持續。也特別感謝印刻出版社承擔的巨大挑戰、總主編黃惠禎以及編審團隊的辛勞付出。《新編楊逵全集》將30年前偏向文獻史料蒐集的編纂概念,轉變為閱讀推廣與現代化、公共化的概念,其時代意義實屬不易。楊翠也坦言身為楊逵後代的沉重光環與負擔,但同時也從中汲取生命能量,延續楊逵不放棄的精神。

新編全集總主編黃惠禎致詞。(歸鴻亭攝影)
 楊逵研究學者、舊版責任編輯,也是新編全集總主編黃惠禎表示,當年在「無知」、只有日文原稿、沒有華文翻譯的情況下投入楊逵研究,非常艱難、不易。歷經舊版問世,將研究基礎往前推進,本次《新編楊逵全集》不僅面向讀者,透過日文卷及華文卷的編排,也大幅再度提升了研究的便利性,期能重新帶動楊逵文學研究。新書收錄的豐富的附件與別卷,特別是「東海花園」的珍貴史料,也為讀者提供重返歷史現場的第一手資料。新編全集將楊逵作品的歷史性及文學藝術性做更深層次的強調與挖掘,亦彰顯楊逵對民主、自由及均富的理想,對於臺灣社會的自我認同與未來建構仍具啟發意義。

諮詢委員陳萬益致詞。(歸鴻亭攝影)
 諮詢委員陳萬益提及,編纂全集有許多的不容易,隨著時間和史料出土,全集確實有新編的必要。他對《林摶秋全集》出版打破許多人的既有框架,給予肯定,接著簡國賢的作品文物也進入臺文館典藏,這些戲劇文本的出土出版,呼應著是1950年代最重要的文藝運動,如今正是需要重新開展的時候。他也提及臺文館的創館館長林瑞明,在1978年出版的《楊逵畫像》,為我們留下第一部為勾勒楊逵的生命史。

國藝會董事長向陽致詞。(歸鴻亭攝影)
 國藝會董事長向陽,是在場除了家人外唯一曾與楊逵往來的作家,他回憶與楊逵往來的3個畫面,包括他們相約在桃園的「資生花園」,楊逵因為擔心向陽會迷路畫了給他。那是70幾歲老人和30幾歲年輕小夥子的相遇。另一個畫面是1982年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與楊逵和孫女楊翠的相遇。第3個畫面是楊逵到臺北多半會住在李昂家,距離向陽當時工作的自立晚報報社不遠,他們會聊天,楊逵話匣子打開,會談早期的寫作還有綠島的小事,也提及想要在東海花園上蓋座楊逵文學館。向陽肯定此次新編包括日文版、英文版,這是將臺灣文學推向國際舞臺的關鍵。

 楊逵(1906-1985)本名楊貴,臺南人,文學作品以樸實筆觸描寫社會底層人物,關注階級不公與人性尊嚴,出版人林載爵曾讚譽楊逵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良心」,是深具影響力的文學創作者與社會參與者,其文學精神至今仍深具啟發性。而楊逵除大眾所知的小說〈送報伕〉之外,其戲劇、歌謠等民間文學也非常精彩。

《新編楊逵全集》發表會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臺文館表示,楊逵曾參與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等文化與社會運動,他從創作到展演,以文學為鋤頭,實踐耕耘於地土上的人道主義關懷,這也正是臺文館兢兢業業面向大眾的工作。而臺文館歷年的研究及出版工作都奠基於典藏文物的捐贈與保存、利用,也有賴各界資源的支持。除了今日的新書發表會外,10月18日臺文館將舉辦年度「捐贈感謝儀式」,捐贈文物中包括中研院文哲所在執行原版全集時,透過楊逵人際關係網絡徵集的文物,這批物件陸續在2019-2024年陸續進館,在楊逵家屬同意下,如今已完成入藏審議典藏本館,臺文館將於本年度捐贈感謝儀式中向家屬表達感謝之意。同時這批文物也在整理研判的歷程中,成為此次新編全集的內容,可謂在節日與內涵上都達到互為呼應之效。

 《新編楊逵全集 戲劇集》於10月臺灣各大書店通路上市,之後將陸續舉辦座談活動,邀請文學界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者共同探討楊逵作品的當代意義。透過此套書的陸續出版,楊逵的文學精神將在新世紀持續發聲,成為理解臺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橋梁。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25/10/17 下午 06:33:03
關鍵字:楊逵,臺文館,陳瑩芳,楊翠,黃惠禎,陳萬益,向陽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朱宗慶打擊樂團成軍40年 啟動接班布局
文化藝術 2025/10/14 下午 06:16:0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朱宗慶打擊樂團成軍40年 啟動接班布局
文化藝術 2025/10/14 下午 06:16:0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文化部召開2025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
經史子集 2025/10/13 下午 10:04:12
中央大學命名恆春小行星 歡慶恆春建城150周年
天文地理 2025/10/11 下午 06: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