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合而為一開啟心中眼睛 舞蹈生態系"尋根之旅"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3/2 下午 09:16:18 / 文化藝術
今日下午,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在台北市水資源教育館與民眾分享2012年12月中旬赴澳洲的「尋根」之旅,也特別帶來了舞作《晨昏》,展示生態系舞蹈的精彩片段。
|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現場教導關於印地安人與大地連結的儀式,首先先將兩手放在土地上,感受從中而來的悸動,隨著呼吸吐納之間吸收大地的能量,隨後站起分享力量與其他對象,接著環視一周,會發現眼界與過往之不同。(范詩敏攝影) |
「尋根」之起因,在於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團員還在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意研究所念書時,學校邀請了澳籍生態系舞蹈先驅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Dalman)開設了為期3週的工作坊,當時在了解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藝術總監彭筱茵曾念過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有生物學背景,因此陶曼對她說:「請把Dance和Ecology兩個字放在你心中,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發展得更好。」為這一次的「尋根」之旅種下了伏筆。
彭筱茵表示,陶曼曾經在短短5分鐘之內,就能描繪出完美的澳洲地圖,還能將境內的河川脈絡鉅細靡遺的畫出來,可見她對於環境、生態、土地的熱愛。
她指出,為達成澳洲之行,靠著羅曼菲獎助金和新北市文化局的支持,於2012年底成行。這次的「尋根」之旅,很多是和「湖」有關,比如在接近湖邊時,得依照當地原住民的傳統,先經過湖的同意,然後向之請安、問好,表示對環境的尊重。這些舉動令她想到,台灣原住民不蓋堅固的房舍,因為這並不是他們的傳統觀念,如果房屋倒塌了,那就把房子還給土地。
在這次的旅程中,陶曼引導大家對自然界的關注,甚至「融為一體」。例如順著風呼吸,結合野草的律動,隨風舞動身體,專注於自我內在觀察與外在之間的連結。當在草地上翻動身體時,彷彿自己和草處在同一層高度,卻意外得到一種全新的觀看視野。
彭筱茵說,後來的幾天,開始培養與樹對話的習慣,每個人會去找自己感興趣的樹,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與樹相處,建立關係。有些人會以舞蹈的方式;有些人則嘗試擁抱樹不同的位置,來感受不同的情感。她也現場教導關於印地安人與大地連結的儀式,首先先將兩手放在土地上,感受從中而來的悸動,隨著呼吸吐納之間吸收大地的能量,隨後站起分享力量與其他對象,接著環視一周,會發現眼界與過往之不同。
|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今天也特別帶來了舞作《晨昏》,展示生態系舞蹈的精彩片段。(范詩敏攝影) |
首席舞者陳怡靜表示,記得有一次在演出前的彩排過程中,躺在地上,突然下了雨,雨滴打落在地上的聲音竟能聽得一清二楚,尤其有一兩滴雨跌落在耳中,那種與雨共存的感觸特別深刻。
參與此次澳洲行的自由劇場工作者劉純良說,這次的行程中,每天都和自然環境緊密的生活在一起,發現澳洲人從來不打死擾人的小蟲,而是將之拾起後移至另地放生。藉由幾天下來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連結,發現自己對於土地的情感變得更深,也更敏銳,連帶著對於自己周遭環境的感受性也變得強烈,有一次在吃三明治時,突然想到如此美景若能與父母同享該有多好,不禁潸然淚下。在團體生活之中,也逐漸改變原本孤僻、畏懼旁人的內在瓶頸。
伊莉莎白‧陶曼是澳洲國寶級當代舞蹈大師,注重舞者與自然界、表演場域之間的連結,曾榮獲澳洲國家勳章、澳洲國家舞蹈終身成就獎。23年前陶曼在距離坎培拉車程20分鐘左右的Mirramu設立了Mirramu Creative Arts Centre/Dance Company,從事生態藝術創作。她顛覆傳統的舞蹈工作坊僅在室內習舞,強調與自然界的景物相伴,與樹木花草之間的共舞,培養天、地、人合而為一的藝術境界,相信自然和舞蹈,聆聽原住民以及先民的智慧。陶曼認為原住民的舞蹈是真正從內而外,感受天地而自然蘊生,而我們現在卻往往反過來,舞蹈從外在內容形式切入,忘了從心望起,隨心而動,隨天地而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