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結抽象繪畫思考 曲德義揮灑"形形色色"
新網記者劉詩婷台北特稿
2013/4/11 下午 05:56:25 / 文化藝術
看似隨性揮灑,卻架構出他個人對抽象繪畫形式、精神與意義的嚴謹思考,更以既理性又感性的內在心靈變遷予以創作實踐的抽象藝術家曲德義,將於4月4日至6月2日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個展「形形色色」。
|
抽象藝術家曲德義(右)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個展「形形色色」,左為國美館館長黃才郎。(歸鴻亭攝影) |
曲德義自八零年代晚期以來,即以幾何色域與潑灑表現的相互浸染、冷靜極限與情緒張力的對比撞擊,開創其繪畫表現上的獨特標記。他的創作脈絡跳脫早期台灣抽象繪畫以傳統審美思惟呼應西方抽象概念的方法,以獨特的形式辯證,開啟對抽象繪畫的探討路徑,並在九零年代樹立鮮明的個人風格。此次「形形色色」個展,正是曲德義歸結其抽象繪畫研究與藝術思惟的創作呈現。
他表示,他以嚴謹的計算分割出畫面的場域,再以恣意揮灑的筆調來描繪﹝畫面被減化至極限,依據水平、垂直與對角等幾個元素在一塊四方畫布上交互關係,不過這些交互關係卻因局部平塗或重疊的色彩突破了圖案式的發展。讓作品使人可以自由地遊覽,視線可內外地游走,不一定要往一個焦點上看去。分割的場域以直接而系統化的元素結合,既有幾何抽象的平塗、即興式的潑灑、中國水墨的暈染、又有留白與打磨的技法,畫布從生麻布的空白到肌理豐富筆觸表現,成為互相輝映,互相對照的結構。
祖籍山東的曲德義,1952年生於韓國井邑,大學返台就讀於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開始接觸繪畫藝術。他在大學求學期間即定期南下彰化跟從李仲生學習,李氏跳脫學院教育藩籬的前衛藝術教學方式,啟動了他自我心靈之探索,開始積極地對創作的獨創性展開嘗試與研究。1976年師大畢業後赴法國深造,分別於1983年獲法國國立高等設計學院美術設計碩士及1984年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造型美術碩士學位。旅法期間,適逢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1985年他接受邀聘返國投入教育工作,於藝術教育及美術等專業領域展現活躍的熱忱及行動力,作品更獲本館及多所國內外美術館收藏。
|
曲德義認為「形形色色」個展正是他歸結其抽象繪畫研究與藝術思惟的創作呈現。(歸鴻亭攝影) |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表示,曲德義早期作品具有細心規劃、精心並置與配比之創作風貌,返台定居之後,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及個人歷練之成熟,作品逐步轉化為不拘形式、隨心所至的自由境界。抽象形式與色彩的對比滲透,是曲德義繪畫創作的重要特色,他在冷靜、嚴謹的幾何分割色面外,排比奔放無羈的強烈筆觸或自動性的書寫線條。作品帶有對西方抽象概念本身的理性演繹,以及現實騷動的內在經驗反射,讓理性和感性、冷和熱抽象的分界,在同一畫面裡衝撞並陳、解構重組,進而達到一種飽滿和諧的狀態。
這次「形形色色」一展,匯集了曲德義1992至2013年之間50件作品,展現其20餘年來對「形」、「色」的探索、辯證與實驗。相關訊息可至
國立台灣美術館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