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面子加學習模式被動 台灣學生在課堂上少提問題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4/24 下午 02:40:54 / 教育學程
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應該馬上舉手發問,或是擺在心裡不敢提問取得解答,東西方學生態度不一樣。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系主任危芷芬認為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發言的習慣是擔心面子問題。(歸鴻亭攝影) |
由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台灣學生在課堂上總是靜悄悄,不敢發問,這與台灣學生愛面子和過去的學習模式兩項因素有關。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系主任危芷芬表示,調查發現高達83%的大學生修課經驗是「記誦與練習」,只有28%的學生願意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36%願意參與課堂討論與發問,主要原因是台灣學生愛面子,且過去的學習經驗多半是老師單方面教授知識,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發言的習慣。學生愈擔心面子問題,回答意願就越低,但若覺得問出好問題,能展現自己潛能獲老師與同儕肯定,回答意願就愈高。
危芷芬說,研究團隊從文化角度探討學生在上課提問及回答的情形,顯示在西方人的眼光中,華裔學生在課堂上大都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課堂上非常安靜、鮮少參與討論,也鮮少問老師具挑戰性的問題。
|
自左至右為危芷芬、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鄧育仁與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歸鴻亭攝影) |
她指出,學生在課堂上總是靜悄悄,從我國文化脈絡可以從學習模式及面子兩個角度探討。在學習模式上,「教」的意涵是「上所施,下所效」,加上「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因此教師是知識來源,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學生的職責就是透過記誦、練習,努力吸收教師的教誨,不強調提問與回答。在面子方面,學生回答與提問意願會受「人際關係網絡中他人對自我評價」的影響。當個人察覺到會丟面子時,會採取避免丟面子的行動;當察覺到會增加面子時,會採取增加面子的行動。
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回憶求學時代,他說,剛到德國念書時,將近一整個學期都不敢提問,怕自己德文講錯,或是問了奇怪的問題,讓同學、老師側目。不過當他成為老師後,他卻覺得,只要是學生的提問,都是好問題。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鄧育仁則表示,儘管大多數同學贊同對老師的提問有回應、問好問題,會讓老師留下好印象,但因為怕丟臉、怕被笑問了笨問題、怕同學覺得自己愛現,往往選擇私下提問,導致課堂討論與互動情形普遍不佳,他任教時若學生問了笨問題,會將這個問題延伸出去,讓學生共同進行更深度的討論,鼓勵同學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