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 "全國樂齡中心"邁向創新里程碑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5/22 下午 08:03:03 / 終生學習
因應我國邁入高齡化社會,教育部成立「全國樂齡學習中心」分布全國,5年內從104所成長至271所,學習人數超過122萬人。該部今日辦理全國樂齡學習中心聯合揭幕記者會,宣示國內樂齡學習邁向創新的里程碑。
|
教育部成立「全國樂齡學習中心」,今日聯合揭幕,宣示國內樂齡學習邁向創新的里程碑。(歸鴻亭攝影) |
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活到老、學到老是保持身體健康的訣竅。樂齡學習中心的課程包括舞蹈、手工藝、電腦操作、音樂、繪畫等,許多還結合地方特色,為傳承民俗技藝盡一份心力。
黃碧端說,教育部因應我國邁入高齡社會,為提供長輩更適合的學習環境,以在地化的學習理念,結合學校、民間團體及鄉鎮公所等資源,執行創新多元的學習課程,並鼓勵長者於學習後,能貢獻心力服務社會,過去5年,樂齡中心成長至2倍多,參與人數超過122萬人次,感謝這些「學而不倦、樂以忘憂」的長者,讓學習變成一種永遠的進行式,今天邀請眾多阿公阿嬤前來展現學習成果,現場平均年齡超過55歲,但展現出健康活力的氣息不遜於年輕人。
|
苗栗縣教育處長劉火欽報告樂齡學習中心的發展近況。(歸鴻亭攝影) |
她並指出,101年底全國樂齡學習中心計召募7,154位志工,其中55歲以上者有4,475位,佔占63%。全國樂齡學習中心從97年的104所成長到102年的271所,學習人數由59萬人增長到122萬餘人,顯示我國推動樂齡學習的實質效益。為記錄全國樂齡學習中心長者感人的學習故事,由教育部編印完成《樂齡ing》,講述12個退休不退場的樂齡學習故事,讓國人分享長者的學習喜悅,並希望透過樂齡學習中心成功開啟長者的學習契機點,讓學習變成一種永遠的進行式,不會因為年齡、體力而受限制。
苗栗縣教育處長劉火欽表示,樂齡中心可以集結鄉鎮中長者,增加同儕接觸量,讓他們的生活充實。目前苗栗縣18個鄉鎮,都已成立樂齡中心,對地方發展頗有貢獻。
|
樂齡阿公阿嬤學習的作品在現場展示。(歸鴻亭攝影) |
而教育部委託屏東縣政府,由作家侯千絹歷經數月採訪,蒐集全國具有代表性的樂齡學習中心學習故事編纂的《樂齡ing》,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出樂齡學習的故事,從北臺灣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漁村,看阿祖手繪老船長的故事;深入桃園縣復興鄉山區,看泰雅族老獵人傳承狩獵文化給下一代;新竹縣竹北市由老中青三代舞動客家獅,及發展助人利己的居家修繕技藝;雲林縣臺西鄉以巧工用四色牌搭起的101大樓;臺中市北區的萬歲太鼓團,敲出樂齡族的活力;嘉義縣水上鄉阿公阿媽用刻滿歲月皺紋的雙手,以曲笛吹奏出動人的樂章;臺南市安南區南興看阿嬤用拿鋤頭的手,寫下人生第一個字;高雄市岡山區眷村的爺爺、奶奶發揮創意,扭腰擺臀舞動青春;屏東縣示範中心的五感美學特色,讓長輩沉浸在知性與美感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