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台北"城市改造運動 全體市民一起來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6/29 下午 08:38:57 / 電子政府
台北市文化局舉辦一系列世界工業設計日展覽活動,希望讓市民一同體驗設計美好,加入「設計台北」城市改造運動,從即日起到7月3日止,以「Industrial Design is 'OPEN'」為題,舉辦一系列多元豐富的展覽、講座、國際論壇等活動,除介紹24個「設計攪動計畫」獲補助專案之外,也首度公開5張「I DESIGN TAIPEI─我是臺北人,我改變臺北」設計主題圖像,更串聯11家設計組織,開放供民眾參觀瀏覽;一連串精彩的設計饗宴,不僅要讓市民徹底「打開」感官,體驗設計的美好,更要「感動」市民,一起加入這場「設計臺北」城市改造運動。
 |
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希望在台北市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機會,改變臺北成為一個軟實力、有創意的宜居生活城市。(歸鴻亭攝影) |
台北市副市長陳雄文表示,臺北市希望透過設計來改變;臺灣的設計師近年在國際屢奪大獎,臺北市正運用這些設計專長導入市政建設,各局處不管是在規劃時讓設計師一起參與,或評選時邀請設計師擔任評審,都是設計導入市政的重要方式;陳雄文也強調,這不僅是市政府與設計師的結合,更重要的是臺北市民也能一起參與,一起加入以設計進行臺北城市的進步與改造過程。
陳雄文指出,無論11月底公佈結果為何,臺北市整個公務體系的思維已經在改變,市政建設很多都已納入設計元素,是市政府參與世界設計之都計畫最重要的收獲。
 |
台北市文化局舉辦一系列世界工業設計日展覽活動,希望讓市民一同體驗設計美好。(歸鴻亭攝影) |
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說,臺北市從去年6月29日宣布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到今年滿一週年,各項階段性成果逐步展現出來;比如:各項市政導入設計的計畫(Public Policy by Design, PPD),包括與交通相關的林蔭大道、公車站牌、候車亭等專案,以及衛生局的友善環境、教育局的校園餘裕空間利用等,各項市政導入設計的計畫,將逐步改變臺北成為一個軟實力、有創意的宜居生活城市。
另外,由龔書章帶領的團隊,正準備從網路上發動一系列「Change Taipei」的改變臺北城市行動,還有針對「友善環境」議題的工作營、講座也正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