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中多元技藝課程 啟發前段班學生職涯探索之路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7/4 下午 04:16:30 / 教育學程
教育部12年國教「國中適性輔導列車」,今日介紹雲林縣雲林國中推動適性輔導作法,雲林國中除了一般生適性輔導外,還辦理「資源式中途班」,以多元彈性的技藝課程,發掘學生興趣,吸引中輟生重回校園。
 |
雲林縣雲林國中學生董人豪在雲林縣技藝競賽商管文書處理獲得全縣第一名,媽媽陪他參加今天的「國中適性輔導列車」記者會。(范詩敏攝影) |
學業成績不錯的雲林縣雲林國中學生董人豪,有考上前面志願高中的實力,在國二時透過校內職涯試探課程,發現自己對電腦有興趣,向媽媽爭取參加國三的商管技藝教育課程,培養電腦專長,後來在雲林縣技藝競賽商管文書處理獲得全縣第一名,更代表雲林縣榮獲教育部頒發101學年度技藝教育績優人員學生組獎狀之獎勵。
董人豪以高職資訊處理科為首選,並以科技大學資訊相關系所作為下一階段目標。剛剛國中畢業的他,自己利用暑假加強電腦技能課程,更發揮專長,特別協助學校設計「有機菜園」及「雲林2013農業博覽會」的海報。
雲林國中除了一般生適性輔導外,還有資源式中途班,幫助中輟生重返校園,該校輔導主任張介騰表示,為找回中輟生,校方主動訪視家庭,讓家長和學生感受到校方的用心,也透過桌遊、手工藝、有機菜園、烹飪等多元課程,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不再懼怕學校及課業,也從中得到成就感。
 |
教育部12年國教「國中適性輔導列車」,今日介紹雲林縣雲林國中推動適性輔導作法。(歸鴻亭攝影) |
雲林國中校長翁居易表示,資源式中途班設立的主要目標,就是把它當成一個中途站,讓中輟學生回到學校,能慢慢穩定下來,習慣學校生活,因此安排很多補救課程來彌補落差。透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協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亮點及優勢智慧、發展專長及興趣,規劃未來生涯。校內的適性輔導是透過國中3年分階段為學生做性向試探,國一推動自我生涯覺察,國二透過職涯試探課程及職校參訪,加深孩子對不同職群的認識,國三為生涯抉擇,希望透過多元課程及社團的探索,讓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張介騰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在嘗試錯誤「適性輔導的工作,就是積極的陪伴、傾聽及提醒,在孩子做錯的時候,能讓他感受到有人願意在旁陪伴,傾聽他的困擾,並能適時幫他做分析,帶他認識自己,陪著他嘗試做正確的選擇。分發至雲林國中的中輟生輔導役男林弘霖,是孩子口中可以分享心中大小事的大哥哥,也是介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讓師生溝通之間更沒有芥蒂。
雲林國中在校長、行政團隊及全體教師的齊心努力之下,透過縣政府教育處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全力支援,使雲林國中成為推動適性輔導教育的表率,也使家長及學生對其未來進路的規劃與選擇更具信心,學生將會朝著自己的夢想,逐步圓夢。
本次列車影片置於
《愛學網》,有興趣瞭解適性輔導意義的民眾可以上網參考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