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文界體檢文化政策-文化部危機解密論壇之一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3/7/15 下午 03:24:12 / 文化藝術
文化部成立將滿四百天,召開了9場文化國是會議,但實際政績如何,文化界人士感受不到文化部的努力,為此,文化界召開民間國是會議,檢討台灣的文化環境並探討文化部應該要有甚麼樣的具體作為。
|
文化部成立將滿四百天,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舉辦「文化部危機解密論壇」,檢討台灣的文化環境並探討文化部應該要有甚麼樣的具體作為。(歸鴻亭攝影) |
藝文人士組成的文化元年基金會在今、明兩日於清華大學台北月涵堂舉辦「文化部危機解密論壇」,和參與民眾討論分享台灣文化各領域的現況。
第一場「文化部總體檢-失落文化的四百日」,邀請到導演王小棣、劇場工作者鴻鴻、唐山書店負責人陳隆昊、長期關注社區營造的第三工作室負責人陳板,共同檢視文化部在這四百天對台灣的文化環境產生的影響。
|
導演王小棣對於國家疊床架屋的組織現象感到相當無奈。(歸鴻亭攝影) |
王小棣表示,台灣的電影院大多上映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的電影,而本土電影上映相對困難許多,並舉例之前拍的電影《魔法阿嬤》,在台北、嘉義、台南和高雄等地戲院到處碰壁,台灣戲院市場被美國八大電影公司壟斷,政府無法跟業者的需求接軌,並質疑現在的文化部是否有能力幫助本土電影順利上映到台灣各大影院。
從事影視行業多年的王小棣說到,對於國家疊床架屋的組織現象感到相當無奈,過去在新聞局時代,每次想要提出電影發展建言,承辦人總以「層級太低」回應,文建會則在各地舉辦文化活動,進行文化建設,卻讓人民承擔大筆預算和開銷,因此,目前台灣的文化政策處於百廢待舉的狀態,文化部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監督、改進的地方。
但王小棣認為,文化部成立之初,各界對它充滿期待,雖然最後演變成各界都在罵文化部,文化部卻什麼事都做不了,民眾想要文化部更好好,就要「大家來上街」,要靠人民作後盾。
|
劇場工作者鴻鴻認為文化部在最需要堅守價值的時候不見了。(歸鴻亭攝影) |
對於文化部在這一年來的作為,鴻鴻認為,文化部在最需要堅守價值的時候不見了,文化部應該成為各部會的領頭羊,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替國家文化發聲,不論在外交、教育方面,都應由文化部來統合資源,而不是只會以預算不足、層級太低作為擋箭牌。
唐山書店負責人陳隆昊則指出,數位化時代來臨,民眾透過網路獲取資訊,書店經營越來越困難。文化部去年舉辦論壇,獨立書店就是其中一場的主題,儘管文化部提供補助,但8家獲得補助經費的獨立書店中,多達7家位於中部以北,南北依然失衡。
文化部掛牌運作至今陸續推出的政策,包括歌手陳妍希專輯補助、文創投資政策權衡、公共電視未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出版事業衝擊等議題,最近都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