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細訴張"觀看"視象眼界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9/12 下午 07:50:03 / 文化藝術

 台北市立美術館將於9月14日至12月29日展出「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展出張照堂自1959年創作至今的多件作品。

張照堂的主視覺海報以軍人形象來反映社會時事。(范詩敏攝影)
 展覽依創作時程及作品內容,規劃6項主題,包括《少年心影》(1959-1961)、《存在告白》(1962-1965)、《裝置/塗鴉/原作》(1966-1986)、《社會記憶/內心風景》(1970-2005)、《數位發聲》(2005-2013)與《歲月容顏》(1962-2013)等。

 張照堂表示,展名「歲月」是他自2005年持續發表文章與展覽的名稱,再結合自己的名字「照堂」為展覽標題,有一種回顧展的意味。海報設計則選擇20歲(1963年)的自拍像為主要視覺,而藝術家選擇呈現在展場入口的兩件大型影像輸出,即是呼應對近來受各界關注的軍中人權與反核議題的關心。

 張照堂的攝影,不只是「紀錄」,也是一種「觀看」。而這種觀看指涉的並非是生理學上,以單純的肉眼來進行「看」的動作,似乎也不像客觀主義者的「觀察」。張照堂的「看」,有點冷眼,但在這種冷眼之下,所投射出的,是按下快門當下的情緒,或者也可說,是當時社會上所彌漫的情緒。在展覽中,可以察覺張照堂的創作軌跡,以及當下社會的軌跡。

 比如,他指著《樹林 1960》說,有些人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刻意讓耕牛的農夫穿上西裝,其實當時的農夫確實只有這麼一件舊到不行的外套可穿。而他的相機,為這件影像賦上新的意義。早年的作品有許多是從由下往上的視點拍攝;張照堂說,以前最早用的是Aries Automat 120,觀景窗較低,因而採取仰角視點。

 張照堂指出,念了台大土木系之後,鎮日浸淫在文學與藝術的範疇裡,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影像裡瀰漫著鬼魅般的臉孔,有點詭譎、壓迫感,反映出在60年代封閉社會裡的壓抑與不安的情緒。

張照堂將攝影的過程一一陳列出來,展現創作的軌跡。(范詩敏攝影)
 除了攝影作品之外,他也積極參與《現代詩展》、《不定形展》,著手創作一件件裝置藝術作品。將照片的單張侷限一一打碎,與現成物(ready-made)結合,完成一件件立體作品。張照堂指出,《未完成》是將畫布作為基底框架,以焦黑的紙灰重新形塑成另外一種形象,來探討物件的永恆性,以及其他質性的可行性。

 70年代以後,張照堂進入電視台工作,觀看之眼從自我內在的關照逐漸走出,開始進行對外在社會的觀察。80年代中期開始,他的鏡頭又從社會記憶轉向內心心象,藉著擬人化的情景,重新凝視外在世界。90年代的畫面保留了更多留白和景深,照片流露的情緒也更加清朗。

 2005年後,張照堂更是隨身攜帶數位相機或手機進行拍攝,他認為,如此便可隨時等待呼之欲出的能量,尋找引起觸動的氛圍。此時開始出現一系列如夢似幻隱喻性的圖像。此外,人物的主題始終也是張照堂拍攝的主體,觀者可從中察覺出「被拍攝者」與「攝影者」之間微妙的情感交流與互動。

 張照堂,1943年出生於台北板橋,身兼攝影家、作家、電影工作者與教授等多重身份,被視為台灣攝影現代性發展的重要人物,也是1950年代後期以來台灣社會的時代記錄者之一。他曾多次獲得重要文藝奬項,包括金鐘獎、金馬獎、第3屆國家文藝獎、第30屆行政院文化獎等。作品受邀於台灣各公立美術館、香港、日本、法國、美國等各地展出並納入典藏。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范詩敏 日期:2013/9/12 下午 07:50:03
關鍵字:張照堂,回顧展,快門,現代主義,裝置藝術,數位相機,手機,金鐘獎,金馬獎,國家文藝獎,文化獎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范詩敏報導
范詩敏報導列表
"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探索旅行各種方式
文化藝術 2013/12/27 下午 08:31:2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