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燒陶與五品饗宴 火候拿捏即生活美學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0/18 下午 08:28:30 / 經史子集
傳統的柴窯燒陶雖曾被視為落伍、費時、費力的燒陶方式,但卻比電窯燒製更顯人文風情,火候的拿捏決定作品的成敗。「火候」-柴窯藝術生活美學展於10月18日到11月21日,在台北市麗水街梅門賞廳展出。
 |
初陳勇指出柴燒藝術不僅在人為努力,也需靠自然的回饋,是自然的贈禮。(范詩敏攝影) |
平溪窯窯主初陳勇表示,柴燒需要3到7天連續不斷火,工序相當繁瑣,期間還需要專人守窯,所以團隊合作相當重要。當作品全部排置完畢封窯後,一切結果只能全數交給大自然決定,等待的成果便是大自然的讚嘆。所以柴燒的3個元素即為:土、火、心。
初陳勇指出,柴燒使用自然的柴火,可直接在體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 ,使得作品色澤溫潤且變化細膩多端,且木柴燃燒後的灰燼,落在作品上產生「自然落灰釉」在受火痕與背火面所產生的陰陽變化,也是電窯、瓦斯窯所不及的。
由於柴燒控制困難,人力、物力成本又高,所以對陶藝創作者來說無疑是項挑戰,但柴僥作品渾厚內練的質感「火痕」與「灰釉」每每在作品上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是柴燒的難得可貴和令入著迷的地方。
 |
以金木水火土打造的五行餐點,主打養生素食。(范詩敏攝影) |
此外,在11月3日的中午12點和晚上7點,在梅門得藝天地.隱居二樓,即將推出的「火候五品宴」,主辦單位打出火候淬煉.柴燒藝術器皿;五品饗宴.五道養生料理;五福演藝.獨創武舞展演。
許多民眾以為素食即養生,事實未必。梅門得藝天地特推出的五品宴,結合五行「金、木、水、火、土」養生論:蠶豆豆干和水果酵素象徵木,標榜的是清輕體魄;火是以腐捲皮製作而成的皮中趣;代表山中傳奇的土,以咖哩飯或五行水餃為主;代表金的五嶽高湯則是蔬菜濃湯;以步步高升來象徵水,搭配的是綠豆糕和鐵觀音茶,邀請民眾體驗柴燒陶藝結合的五行養生宴,欣賞精彩的功夫展演,享受視覺與味蕾的雙重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