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研發橋樑即時沖刷防災監測系統
新網記者葉婷娜台北特稿
2013/11/6 下午 06:55:18 / 科技新知
因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加上台灣也受到自然風災的影響,為了評估橋樑長久沖刷下存在的危險性,國科會研究團隊費時3年,發展出一套「橋梁即時沖刷監測系統」,透過監測橋梁振動頻率與墩柱沖刷的關係,加上無線傳輸和GPS定位技術,可以有效預警橋梁災害發生。
|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曾惠斌說明「橋梁即時沖刷監測系統」的功能。(辜靖芳攝影) |
這項由由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曾惠斌帶領其研究團隊,結合土木工程、電子工程與測量工程,共同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極端氣候下複合性災害防治之研究:整合GPS及通訊光電技術於橋樑防災監測平台研究計畫」,設計的設備安裝快速、成本低廉,未來可運用在全台老舊橋梁監測工作上。
曾惠斌表示,因在嚴重的八八風災過後,開始注重觀察橋樑受災害這項研究,研發這套橋樑沖刷監測系統,經結構振動理論結合無線傳輸技術和全球衛星定位技術,應用在橋樑上,建立一個無線監測系統,同時也架構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監測平台,將河床影響的沖刷程度公開化,以便讓政府機關做決策。
|
國科會工程處長馮展華希望這項系統來能成為每座橋樑的必備設施。(葉婷娜攝影) |
對於傳統的監測系統,不管在安裝或者設計上都限制上太多,還需考量到安裝、維護,這不僅成本耗量龐大、安裝時程也過於漫長外加遷移相對困難。曾惠斌說,此計畫還開放WSN系統,克服傳輸技術問題,建立監測值之計算分析模型,並設置橋樑防災監測平台,在技術創新上有著有很大的貢獻。
曾惠斌指出,未來會持續的更新、優化監測系統的穩定性,將此系統廣建在全台重要的橋樑,進行遠端橋梁的安全監測以及危險評估,並且持續提升網路監測平台使用性,達到全民防災、強化社會普及化的抗災能力。
國科會工程處長馮展華表示,這項系統除提供交通部免費資訊外,後續將由國研院國震中心做商品化設計技轉廠商,希望未來能成為每座橋樑的必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