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捕鯊導致海洋生態危機 2048年恐吃不到現今魚種


新網記者凃韋君台北特稿
2013/11/20 下午 06:24:16 / 生態環保

 荒野保護協會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2011年所發起「愛鯊計畫」的分析結果,其顯示目前在台販售鯊魚的現象若持續,恐將造成地球整個海洋生態的危機。

立委田秋堇說明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鯊魚族群滅絕將衝擊海洋生態鏈。(凃韋君攝影)
 「愛鯊DNA檢測計畫」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合作,近千名民眾捐款支持,各地志工在全台灣16縣市的超市、漁港、菜市場、小吃攤、年貨大街、保健食品店協助採集鯊魚樣本,總計採集1,000份鯊魚肉,由中研院抽樣檢驗671個樣品,成功驗出548份,成功機率高達82%。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昭榮指出,透過DNA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解碼與分析在驗出的548份樣本中,發現了20種鯊魚,且共有19個種類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禁危、易危、瀕危等級,數量佔採樣結果的9成8,其中又以淺海狐鮫、平滑白眼鮫、灰鯖鮫、鋸齒峰鯊占整體數量80%。

 陳昭榮指出,更為嚴重的是,在所有樣本中,其中還有4種被具有貿易行為約束力的華盛頓公約(CITES)列為附錄二的瀕危物種,包括紅肉丫髻鮫、白肉丫髻鮫、汙斑白眼鮫與大白鯊;6種已被三大洋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公告禁止捕撈。因此,他呼籲捕鯊佔全球第四名、魚翅過度消費的台灣,已使得全球鯊魚族群數量與物種多樣性急驟,透過學術論文證明生命條碼技術的應用,提供正確資訊,扮演關鍵性角色,期盼未來漁業署在推動全魚上岸與消費的措施時,能有效減少捕鯊現象,以達未來全面的禁捕鯊魚令。

海龍王理事長林愛龍表示,愛鯊計畫的價值除學術領域外,也提供民間豐富物種的實證經驗。(凃韋君攝影)
 海龍王理事長林愛龍表示,愛鯊計畫的價值除學術領域外,也提供民間豐富物種的實證經驗。她指出,藉由DNA生命條碼的驗證比對漁民及魚販的口述或筆記資料,證實了多數台灣漁民有能力以目視方式辨認鯊魚種類到生物分類學上的「科」。但由於漁業統計年報中的漁獲紀錄為「大鯊」、「鯊條」、「黑鯊」、「水鯊」、「馬加鯊」5種,無法詳細辨認以致無法對鯊魚保育有效管理,因此她根據了愛鯊計畫提供了12種分類名單,以供漁業署參考。

 立委田秋堇認為,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鯊魚,鯊魚族群的滅絕將衝擊海洋生態鏈,讓整個生態系統被破壞殆盡,甚至可能到2048年就再也捕不到魚。為顧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她希望以此作為警惕,為台灣共創一個美好的家園。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專題:凃韋君 日期:2013/11/20 下午 06:24:16
關鍵字:海洋生態,鯊魚,中央研究院,陳昭倫,DNA,華盛頓公約,食物鏈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凃韋君報導
凃韋君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