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張美筠復原古代刺繡 修復清代龍紋古戰袍


新網記者凃韋君台北特稿
2013/11/20 下午 07:26:16 / 精品蒐藏

 中國古代鎧甲,由於材料、保存問題,能夠完整保存至今十分稀少;在國科會人文處經費支持下,與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教授張美筠合作,希望透過修復、還原清代龍紋古戰袍,結合學術、藝術、技術等跨領域人才重整並延續此文化資產,並進而研發金屬次線創新性產品。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教授張美筠透過修復、還原清代龍紋古戰袍。(凃韋君攝影)
 張美筠表示,修復刺繡像進行考古,要先分析刺繡毀損狀況,再研究當時刺繡歷史,並根據同時期織品的狀況,研判當時的技法及圖案,才能著手修復。

 約200多年前的一件戰袍文物為奇美博物館所有,當初發現戰袍上原是作為保護軀幹之裝飾配件的銅泡丁,因為生鏽引起移染而導致時石青緞破裂的情況,經使用200倍數顯微鏡以平方公分面積進行進行檢視工事,統計磨損4,269處、破洞1,096處、脫線1,380、髒汙1,847處,總共8,592處需要修補,歷經3年多的時間才修復完全。

 享有國寶級刺繡家美譽的張美筠,曾幫克里姆林宮修復皇冠。張美筠說,從沒有修復過保存狀況如此差、破損不堪的古戰袍;整這件戰袍出現脫線、破損及蟲害,再不修復恐不利保存。期間走訪中國大陸及歐洲考據,一共動用22人。她說,最難是縫補,一開始她以為是明代五枚緞,清代服裝應為八枚緞,她遍覽大清古籍後才確認官服仍保留五枚緞,針線採5線迴旋,難度甚高。

修復刺繡像進行考古,要先分析刺繡毀損狀況,再研究當時刺繡歷史,並根據同時期織品的狀況,研判當時的技法及圖案,才能著手修復。(范詩敏攝影)
 修復團隊使用高精密儀器辨別古繡的材質像是棉、麻或絲,並自創了兩項獨特技法「補金」與「染成歷史色」,將金箔研磨成粉、粒、片狀,以不傷害古文物的甲基纖維素黏著,來填補脫色的金線;而學生鄭玫伶更從植物中找出將繡線染成具有歷史感顏色的方法,這兩項技法都已申請專利。

 這件修補好的古戰袍不僅令奇美博物館非常滿意,團隊也運用同樣技法複製一件全新戰袍,並開發相關文創商品,整個專案耗資近千萬。而台灣獨到的古衣物修補技術,也吸引英國皇室探詢修補皇室古衣物的合作可能。修復甲冑過程中,還整理出200年前的枯葉、灰塵、羽毛與蟬殼等古董,未來還可以再分析這些新文物,確認甲冑的年份,這算是修復甲冑的意外發現。
頻道:流行時尚 分類:精品蒐藏
專題:凃韋君 日期:2013/11/20 下午 07:26:16
關鍵字:張美筠,刺繡,清代,龍紋,戰袍,國科會,考古,奇美,博物館,克里姆林宮,皇冠,英國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凃韋君報導
凃韋君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