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再度舉行拍賣會 封德屏期盼再創佳績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12/3 下午 06:26:58 / 文化藝術
《文訊》雜誌今年7月舉辦的「文訊30週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拍得2,650萬元,今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該雜誌舉行第二次拍賣會預展。
 |
《文訊》雜誌社長兼總編輯封德屏感謝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免費出借空間的支持。(歸鴻亭攝影) |
該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封德屏表示,感佩8年來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免費出借空間的支持,但合約只剩兩年,除了《文訊》雜誌社的辦公處所外,最讓人擔心的是「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的典藏地點及持續運作,沒想到今年2月積極籌畫書畫拍賣,共募得170位作家捐贈的700餘件書畫文物,今年7月整理出第一批285件藝術品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行拍賣,獲得踴躍迴響及豐美成果,每一分錢都是捐贈者、收藏者,對台灣文學、台灣文化環境的關懷與期許。
封德屏說,首批募得的款項,全部納入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專款專用,第2次拍賣則分為實體拍賣及網路拍賣兩部份,雙管齊下,希望能為每一件藝術品,都找到最好的歸宿,對捐贈者、襄助者、出價義購者的隆情高誼,將永誌感念。
 |
作家亮軒強調一個國家立國的根本是文化,《文訊》不靠民間機構或公家機關一文錢的補助,創下讓人意外的戰果。(歸鴻亭攝影) |
作家亮軒指出,一個國家立國的根本是文化,中共當年能成功是因為掌握到了文化,後來一度混亂是背棄了文化,現在能急起直追就是緊抓文化;而韓國從亞洲4小龍最後1名,到現在成為第1名,是努力鼓吹文化,並且由政府帶動有計劃的培植文創發展;現在我們台灣的《文訊》不靠民間機構或公家機關一文錢的補助,無論捐贈人或是購買者,全都是個體,這些人讓原本看似沉沉暗暗的文學世界,驟然間閃閃亮亮,愛文學的人眾志成城,創下讓人意外的戰果。
亮軒說,上次拍賣實體書畫有280餘件,這一次攏攏總總有400餘件,包括與網路拍賣平台露天市集合作,分四梯次舉行「文訊30週年珍藏藝術品 露天獨家線上拍賣會」,拍賣所得將用於文訊雜誌社文藝資料中心的建制、推廣與運用。實體拍賣則先是在12月4至6日展出,7日下午於展出現場樓上的國際會議廳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