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信:文創產業變文創"慘"業 批文化部執行力不足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12/26 下午 02:42:14 / 產業經濟
台聯立委許忠信今天日質疑文化部扶植文創產業,但文創產品出口比例逐年下降,且文創園區並沒有妥適規劃,要求文化部檢討相關政策。
|
台聯立委許忠信今天日質疑文化部扶植文創產業,變文創「慘」業,拿出數據批文化部執行力不足。(歸鴻亭攝影) |
許忠信表示,文創產業投入資源與產出效果不成比例,年營業額成長近乎停滯;以文化參與國際社會,利用文化將台灣帶向國際,文化部103年度編列預算4億1,913萬1千,主要項目為「國際及兩岸文化交流業務」、「海外文化據點營運拓展計劃」以及「文化外交網路能量擴充計劃」,但執行成果截至102年9月,執行數為1億7,477萬4千元,海外文化據點營運拓展計畫到今年9月為止執行率僅32.71%,文化部無法有效掌控計畫與妥善配置經費,導致國際化不力。
「海外文化據點營運拓展計劃」102年度預算編列2億5,499萬3千元,用以辦理海外據點廠址租賃、經營等,但其中美國洛杉磯、日本、英國的海外文化據點從101年規劃增設,到現在卻不見成果;該計畫101年度剩餘8,475萬2千元,103年度又續編1億5,203萬51千元,本年度再續編之預算除了必要性尚待檢討外,也顯示出文化部對於計劃進行不但無法有效掌握,對於龐大經費亦無法妥善配置,枉費原本為立意良好的政策。
他說,文化部聲稱2011年文創產業占台灣GDP4.9%,但細查我國文創產業的發展,不但產值成長緩慢且出口落後,5年來出版業零成長,還有國際交流計畫執行率低落,而逐年增加文化部預算,投入資源與產出效果卻不成比例,反而使文創產業成為文創「慘」業。
許忠信指出,在泥土化政策執行方面,全台廣設文創園區,28文創園區卻都沒特色,根本未考慮在地特色與建構產業聚落,讓委外經營的文創園區淪為複合式商場,文創園區徒具其名;文創園區須形成產業聚落,地點選擇很重要,文創產業不只是文化,還要考量競爭及規模經濟問題,建議挑出具潛能的文創園區,聚集人力與資源,發展該類文創產業。
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副司長高明秀回應,出口平均略低於部分國家,主因是文創商品容易受全球景氣影響,但以全球角度來看,我國文創產業的經濟表現高於全球平均,在96個國家是第46名,高於義大利、奧地利、香港、韓國等50個經濟體。
|
許忠信認為文化部國際化文創產業投入資源與產出效果不成比例,泥土化又全台廣設28個文創園區,卻都沒有特色。(歸鴻亭攝影) |
她說,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確實是內銷占8成多,文化輸出部分有努力改進空間,會再加強,更落實國際化。
高明秀並表示,文化部主管的5大園區是閒置空間再利用,已陸續完成歷史建物等硬體修繕,未來會努力讓每個園區定位特色明顯化,再加強發展產業聚落,也會結合各部會力量,如與經濟部合作研擬如何聚集產業到文創園區等,努力更落實國際化、產業化。
這個數據引起許忠信反駁,他舉出立法院研究資料,台灣文創產業在全球是倒數第8,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報告顯示,台灣文創產業的年營業額成長近乎停滯,97、98兩個年度甚至出現負成長。
許忠信指出,文化部身為主管機關,針對文創園區的設立及規劃卻未見有整體性的考量,只單單關注設置的數目,對於內涵與品質卻未見用心,枉費政府投入大筆資金。對於上開諸多的缺失,對於未來將設置的文創園區,在審查及規劃上必須更細膩,現有的文創園區也該加強輔導,讓各地的文創園區得到明確定位,各自特色得以被突顯,並且參考美國好萊塢形成產業聚落的做法,這樣才能實現行銷我國文創產業至國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