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為流浪狗請命 別讓收容所變恐怖墳場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7 下午 03:47:01 / 人權社會
九把刀監製以流浪動物為題材的紀錄片《十二夜》,看見流浪動物的恐懼與無助,更激起全民對動物收容所的重視。
|
立委陳學聖不希望紀錄片《十二夜》看見流浪動物的恐懼與無助後,風潮一過就忘了動物的悲歌。(歸鴻亭攝影) |
動保團體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指出,依各地收容所過去5年平均每年能減少5.11%人道處理率來看,僅預計逐年降低3%,雖然表面上去年通過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劃,顯示出農委會的未來5年計畫標準明顯過低。
關懷生命協會表示,以農委會預計107年人道處理率將下降為38%,相較來看就是政府設定達成標準過低,甚至全國有1/2的收容所早已低於未來計畫比率,更是顯現地方政府收容所施政品質明顯差異,及中央行政監督疏失。
台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表示,收容所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原因在於沒有落實「疾病分離」,多數收容所只分性別和年齡,有些甚至連成年與未成年動物都沒有區隔,自然會產生動物大規模傳染的問題。
立委陳學聖說,不能只有12天的高潮,應該要認真踏實的推動「以絕育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落實晶片登記」等速度較慢,但尊重生命的措施,不可以再走回成效快速但殘忍的安樂死政策。
|
動保團體為流浪狗請命,要求農委會努力提升認養率,改善老舊收容設備,減少流浪動物受疾病感染的機率。(歸鴻亭攝影) |
治療犬協會理事長葉明理也介紹治療犬小美及其訓練師董玲君,並陳述小美就是幼年被遺棄的犬隻,所幸並沒有被送進收容所,才能順利通過訓練,成為幫助人類的治療犬,證明就算是流浪過的狗狗,經過適當的訓練和教養後,還是能融入社會,甚至是服務人群。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國青則否認動保團體的指控,認為農委會自去年開始努力提升認養率,目前已將認養比率從28%提升至34%,更推出寵物登記、認領養優惠多項措施,預計過年後還會有「認養動物送嫁妝」的計畫,減少人道處理的必要性;目前也透過自行評鑑和外部監督2項機制,獎勵收容所落實生物安全消毒、疾病分離,並將投入經費改善88年就已建置完畢的老舊收容設備,減少流浪動物受疾病感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