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余光中王文興憶林海音 紀州庵人文對談


新網記者葉碧琦台北特稿
2010/5/8 下午 07:01:29 / 文化藝術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巷道的詩,河岸的小說—人文對談」,今日請來余光中與王文興,在紀州庵暢談當年廈門街的巷弄故事以及與林海音「文學客廳」的互動,展開一場文學的時光對談,現場人潮眾多,座無虛席。

兩位文學家余光中(前立)與王文興(後坐)在紀州庵對談。(陳智晟攝影)
 「巷道的詩,河岸的小說—人文對談」為「穿越林間聽海音—林海音文學展」系列活動,由於詩人余光中與作家王文興不僅是當年活躍於文壇的一份子,同時也是人文聚集的廈門街、同安街居民。王文興以及余光中娓娓道來當年過往,幽默對話引起現場笑聲不斷。

 余光中回憶,將近半個世紀前,王文興常常從同安街到他家來,兩人沿著廈門街走到河邊散步聊天,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人來聽他們聊天。

 他表示,台大畢業後第二年搬進廈門街,當時附近已有許多文藝界鄰居,他的家中也成為藝文人士聚集之地。余光中也提起幾回趣事,例如當時中國文藝協會就在附近,一群新生代抽象畫家與傳統派畫家正準備為繪畫來場辯論,與會前一群人便到他家苦思對策,其中一位嗓門最大的,就是知名畫家席德進。他並回憶,當時有一位台大外文系的學生為了請他支持《現代文學》雜誌,常去余宅拜訪,日後漸漸變成了熟悉的鄰居,而那位學生,就是在座的王文興。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左)與王文興(左三)、余光中(中)在紀州庵合影。(李靜雯攝影)
 而著有《家變》的王文興則總是稱余光中「先生」,他解釋,當年先生的稱呼與現在大不相同,他視余光中為亦師亦友的長者,「就像家教一樣,每個星期總要見他兩三回。」王文興當場朗誦了《家變》中的一段章節,他表示,小說中的景色描繪的其實就是紀州庵的周圍。

 朗誦詩作《聽蟬》時,余光中打趣道,由於詩中有著不少如「知了知了你知不知」、「鋸齒鋸齒又鋸齒」等強調咬字的句子,自己的南方口音念起這首詩來特拗口。他也笑說:「但我是作者,你們也沒辦法!」余光中認為,交流其實是朗誦中很重要的一環,能夠與聽眾一同感受與互動,更讓朗誦引起共鳴。

 談起文壇代表林海音,余光中回憶林海音性情寬厚,家中總是高朋滿座,而當時身為聯合副刊編輯的林海音,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編輯。

 王文興也表示,林海音慷慨熱情,而何凡的著作風格獨特溫厚,兩位對於提攜後輩不遺餘力,都是對當代文壇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現場除了有民眾朗誦余光中的作品,許多余光中與王文興當年的學生也向作家們致意,並有年輕學子獻上康乃馨給余光中與王文興,表達對於兩位作家的敬意,氣氛溫馨。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葉碧琦 日期:2010/5/8 下午 07:01:29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葉碧琦報導
葉碧琦報導列表
比亞迪科技百強奪冠 台灣科技產業表現亮眼
產業經濟 2010/6/2 下午 07:08:19
"與恐龍共舞" 帶給你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
終生學習 2010/6/2 下午 06:43:01
街頭藝人大會考 317組國父紀念館熱鬧登場
文化藝術 2010/5/29 下午 07:48:53
"歡迎光臨宅男王國" 深入探討宅文化
演藝動態 2010/5/27 下午 05:03:3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在臺傳承74年
宗教哲學 2025/4/18 下午 04:53:40
國美館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文化藝術 2025/4/17 下午 07:33:18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推廣書法教育 福智國小創新書法檢定模式
經史子集 2025/4/18 上午 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