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開倒車 好好溪州公園變"費茲洛"當地人看不懂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2/9 下午 03:11:31 / 電子政府
每個時代都有許多因政權更迭出來的威權象徵,國民黨姓蔣的當政就把總統府前的路叫介壽路,民進黨上台陳姓掌國把那條路改稱凱達格蘭大道,少了獨裁歌功頌德多了本土意識,是民主發展進步的象徵。
 |
彰化縣上個月到台北開記者會宣傳「花在彰化」活動,由即將接班卓伯源打選戰的副縣長柯呈枋(中左)主持,推出「費茲洛花園」。(歸鴻亭攝影) |
這幾天彰化出了一些民怨,每年「花在彰化」活動都在農曆春節假期舉辦,已頗有全國知名度,今年仿效澳洲墨爾本知名的費茲洛花園,在溪州公園打造一個號稱台版的「費茲洛花園」,比佔地約26公頃的澳洲公園大5倍,將原先的溪州公園、苗木區以及森林區等納入,總面積廣達120多公頃,特別的是也把這公園改稱「費茲洛花園」。
對於原本的溪州花博公園被改名為費茲洛公園,許多地方鄉民紛紛出來表達反對看法,不認同溪州公園照抄墨爾本的洋名費茲洛公園名稱,不但失去台灣的文化特色,更覺得完全沒有在地性。
彰化縣政府新聞處長黃東烈替縣府這個改名事件緩頰,是希望讓這座公園與國際城市連結,才會借鏡世界知名的費茲洛公園之名要彰化縣與國際「無縫接軌」。
許多彰化縣民則諷刺是因為多年前縣府官員到澳洲墨爾本考察時,欣賞費茲洛公園的美景,返國後便以該公園為藍本,在溪州公園打造台灣版的「費茲洛」,用這樣不倫不類的外國名稱就能跟世界接軌,這些官員可能沒到歐洲許多國家的公園看過,下次到荷蘭庫肯霍夫花園考察,是不是就又要把「費茲洛花園」改名「庫肯霍夫花園」,種一堆鬱金香才算與國際接軌。
 |
台版的「費茲洛花園」開幕時彰化縣長卓伯源(牽白馬者)親自主持啟動儀式。(彰化縣政府提供) |
清末台灣因甲午戰敗不得不割讓給異族日本,換了朝代就有許多地名被改;上一世紀西風東漸,崇洋媚外成為常態,許多年輕正妹以倒貼洋人為拿綠卡管道、大學生都以拿幾本洋文書為虛榮表徵;但是這一世紀台灣已經回歸本土化至上,好好的一個擁有悠久地方特色的鄉土名稱溪州公園變成翻譯過來沒幾個當地人搞得懂的怪名字,難不成很快溪州也要改名「費茲洛」,鹿港搞不好全盤移植有歐洲花園美譽的「瑪究蕾」,台灣也可以改稱「福爾摩沙」,徹底鏟除鄉土味,當西方的附庸,不知這樣是否會真成為世界亮點,如彰化縣府期望的就能吸引觀光客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