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畫會"54年 繼續延續台灣上世紀美術運動精神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0/6/20 下午 05:21:59 / 文化藝術
上一世紀中葉,如果沒有「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台灣的現代美術發展將會晚上好一陣子。
|
台北縣長周錫瑋頒贈展出紀念牌給"五月畫會"會長郭東榮。(歸鴻亭攝影) |
同樣成立於1957年的「東方畫會」,以李仲生為師的八大響馬在畫壇叱吒風雲,1971年舉行第15屆展覽後宣佈解散,而比「東方畫會」早半年成立,以廖繼春為師的「五月畫會」,由郭東榮、劉國松、郭豫倫、李芳枝等四人創會,是台灣第一個以油畫為主的畫會,影響台灣藝術從古典的靜物保守風格轉為現代藝術風格,以前衛姿態引領藝術潮流,畫會成員也都在美術史上的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創始畫家之一的郭東榮堅持維持下,今年5月在長流美術館舉辦第54年的「堅持與創新─五月畫會2010年會員聯展」,今日繼續移到台北縣政府藝廊展出至7月7日。
從貢寮靈鷲山趕回的台北縣長周錫瑋表示,文化藝術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享受,許多「五月畫會」成員幾乎是一生幾十年在藝術工作上創作,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他親自頒贈展出紀念牌給該畫會會長郭東榮,並仔細瀏覽多幅畫作,與在場藝術家一起分享創作經驗與成果。
已經84歲的郭東榮則指出,自己比較木訥,年輕時國語都講不好,只能默默作畫,但「五月畫會」出了一位劉國松揚名國際,他願意將還能動筆繪畫的歲月繼續提攜後起之秀,目前每年都引薦北藝大、師大等教過成績最優良的一、兩位年輕畫家進入畫會,希望在將來能再培養出更多像劉國松那樣蜚聲國際的藝術家來。
|
年輕一代的"五月畫會"接棒人郭淑莉在她的作品前接受"鳳凰網"訪問。(歸鴻亭攝影) |
郭東榮還開玩笑的說,創會第二年他去日本,發現那裡的繪畫潮流轉往抽象畫風,回來就立即告訴劉國松,劉而劉國松很快也轉向抽象水墨方向。
1983年才出生的郭淑莉則是「五月畫會」少壯派的代表,她說,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現在就讀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由郭東榮引薦進入畫會。
郭淑莉這次參展的作品《牙齒人》,卡通化的風格與當年老一輩抽象趣味的創作風格天差地遠,卻明顯看見「五月畫會」吸納年輕一代畫家投入,開創另一個嶄新格局的企圖心。
目前擔任「五月畫會」執行長的郭掌從則展出以台灣原住民人物為主的畫像,從細膩到大膽的筆觸,他自認較之學長吳炫三畫非洲原住民的油畫最大的不同在本土風格,這點和與他曾一起在福華沙龍聯展的楊興生畫台灣鄉土風景是相同的重現台灣今昔美麗時光裡的風景與人物。
「堅持與創新─2010年五月畫會會員聯展」共計展出32位藝術家、32幅100號以上的大幅作品,包括郭東榮《世界再變No.26》、鄭瓊娟《氣》、陳景容《幻象》、謝里法《牛的變奏》、陳政宏《少年與魔術師》、林文昌《淡水與觀音山之聯想》、郭掌從《邵族勇士》、俞慎固《蘭花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