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自己的幸福" 給許多社會邊緣孩子希望的故事
新網記者李靜雯台北特稿
2010/6/20 下午 10:06:06 / 演藝動態
「那天,我只想去死」,一個已經喪失生存意志又別無選擇的十三歲青少年,若要對自己的生命改觀,似乎真要有人在一旁比他更努力地做些什麼,方能拾回那生命的熱情。
|
"編造自己的幸福"劇照。(台北電影節提供,歸鴻亭製作) |
源自真人真事的故事改編,導演路易斯‧維拉薩(Luiz Villaça)描述一位巴西知名故事家羅伯特卡洛斯拉莫斯(Robert Carlos Ramos)扭轉生命奇蹟的成長歷程。
羅伯特的童年無法抗拒地走向反叛和逃避,難免得感慨於命運的安排,讓他出生在一個孩子過多的貧困家庭裡。家裡面年紀最小的羅伯特,在6歲時被母親帶到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機構
少年院收容,這裡可以免費食宿、可以讀書、交朋友,「我不知道為什麼好處這麼多,我還是一直想往外面逃,被捉回來之後再逃,加起來幾乎100次」,心裡面長期的孤單害怕,加上機構內部的管理與教育方式無法建全這些大量被遺棄、家中貧困或有犯罪問題的兒童、青少年,羅伯特於是結伴,與自己的生存環境抗衡。
他的確是幸運的一個。一位來自法國的小學老師瑪格麗特(Marguerite),為了學術研究特地到挑選一位孩童做研究紀錄,機緣的巧合下他開始觀察羅伯特,以無比的愛心和耐心關愛他、寬恕他,甚至用一個母親的心情來照顧羅伯特,雖然羅伯特起初面對一個莫名的女子感到不以為意,甚至惡整她。
一天在街上行走,想加入一群幫派不成反被毒打、傾害的羅伯特,打著赤腳萬念俱灰地倒臥在鐵軌上,就等著遠方即將逼近的火車將自己輾過。驚險的一刻瞬間卻化為無奈,火車徐徐從另一條軌道上開過,而羅伯特依然完好地臥躺在那裏,向來對自己的遭遇即無法決定的他只好起身:「我甚至連死都不能自己決定。」已經絕望臨頭,只好跑來瑪格麗特的家。
|
"編造自己的幸福"官方版預告片。(台北電影節提供,歸鴻亭製作) |
羅伯特再次得到如同母親般的愛,居住在瑪格麗特家裡這段期間,他漸漸接受並相信瑪格麗特,接受被採訪和做研究,也將自己的過去述說出來。如同身兼母親與教師的瑪格麗特教他識法文字、一同讀一本書、上市場、供他新衣服、帶他看球賽、去嚮往的海邊。他們共同生活,瑪格麗特帶領著羅伯特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告訴他一切要重新來過,並肯定自己、接納自己。
研究報告該結束的那天,羅伯特再次面臨如同當年被遺棄的恐懼,因為瑪格麗特告訴他:「結束了,我要回去法國,那裏是我原本的故鄉。」氣憤的羅伯特將她記錄研究的錄音帶全都扔進裝滿水的浴缸裡,銷毀一切,也製造滿屋子的水要讓瑪格麗特知道他刻意這麼壞,是要表示對她的在乎。直當瑪格麗特回家撞見這一切,才流著淚水告訴他:「沒有錯,我要回去法國了,而且還要帶著你一起。」這回羅伯特更為感激而且相信瑪格麗特給予他的愛。
在法國完成教育之後,羅伯特返回巴西,在小時候生長的那間房子與母親相認,伴其終老。還回去當年的裡當實習老師,為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也讓更多的學生有了成功的人生。
現在四十四歲的羅伯特,是全世界公認最會說故事的人之一。電影以羅伯特的童年回憶為基礎,以當事人的角度來回想、講述這段故事,如同是那最會說故事的羅伯特為我們述說著。導演路易斯‧維拉薩前往巴西採訪羅伯特時,懷想過去而淚水不止,連導演也忍不住感動落淚。
這是一部能讓你學會如何去愛的電影,這世上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另外也反映了生存貧窮的地區和國家,當權政府又無法妥善處裡教育問題的無奈和殘酷。
想想在全世界各處,或是我們台灣,類似的少年收容所、感化院,曾經有過那麼像瑪格麗特那樣的社工或研究員,真正給社會邊緣人的青少年溫暖和希望嗎?
台北電影節的《編造自己的幸福》安排於6/25(五)、6/27(日)、7/05(一)在新三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