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 全面TNR管理未獲共識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4/8/16 下午 03:52:16 / 生態環保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首次舉辦「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結論今日出爐,對於部分動保團體主張全面施行「誘補、絕育、釋放」(Trap, Neuter, Release, TNR),未達共識。
 |
公民代表阿秀(又)將結論報告遞交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右)。(農業委員會攝影) |
農委會第一次舉辦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經過19位參與公民5天熱誠的投入後,針對「人類應如何對待動物、如何提升並落實國人的動保觀念」、「如何增加流浪犬管理的政策資源,並增加政策執行力」及「如何完善整體流浪犬管理制度」3大討論主軸提出寶貴的意見,今日共同簽署對外發表結論報告。農委會表示,將會作為在未來規劃或修正檢討短、中、長程流浪犬管理政策時之參據。
農委會表示,這次會議雖以流浪犬管理政策為議題,但公民們以「人類應如何對待動物、如何提升並落實國人的動保觀念」、「如何增加流浪犬管理的政策資源,並增加政策執行力」及「如何完善整體流浪犬管理制度」3大主軸進行討論,涵蓋了國人觀念教育、施政資源、飼主源頭管理等面向,也反映出流浪犬管理實務上事涉多元,絕對不只是如何處理現有街頭流浪犬而已。
其中獲致公民共識之觀點,最首要者為建議政府應建立更完整的源頭管理制度,犬隻管理參照車籍管理,導入監理制度,飼主需取得執照。另有關近期社會爭議是否應將TNR法制化做為處理流浪犬的主要方法,能否全國性推行,公民未有共識,但提出中央政府可支持地方政府與動保團體合作小規模、有配套的TNR試點。
農委會指出,過去政府討論流浪犬管理議題多僅邀集學者、專家及動物保護人士參與,一般社會大眾的看法或需求難有任何個人能代為表述意見,本次公民審議會議參與的19位公民背景多元,是透過公開招募與隨機電訪後,在近600位有意願參加之公民中,經嚴謹抽樣所組成。因此經由不同觀點、生活經驗、學經歷的公民,在5天的密集會議中思考、討論所凝具的共識,意義重大。